第0863章 唯我強漢-《撿到一本三國志》
第(2/3)頁
“虎兒啊,聽我的話...”,劉熙說著,神色漸漸變得落寞,又說道:“生與帝王家,你生來便要承擔很多...這是你的責任,是沒有辦法的事情,你以后就明白了,聽朕的話,多去看望那些長輩,言語要恭敬些,親切些,對任何人,都不要說出你的心里話...”
“那對阿父呢?”
“最好,對朕也是如此。”
“好吧...”,虎兒根本不理解阿父的言語,只是低著頭,因不能玩耍而有些難過,劉熙笑了笑,從衣袖里拿出了些錢莊憑據,塞到了他的手里,“拿去罷,玩的時候,注意安全..不要過于沉迷,另外,拉上一些長輩家里的孩子,一起去狩獵...”
“謝謝阿父!”,虎兒開心的叫著,在劉熙的臉上親了一口,這才蹦蹦跳跳的離開了厚德殿,劉熙目送皇子離去,苦笑著搖了搖頭。
虎兒性格剛毅,也有魄力,奈何啊,就是心智不夠成熟,不過,他還年幼,再長大一些,或許也就會好一些罷,劉熙在心里想著,在厚德殿又坐了片刻,只覺得心煩意亂,便去后宮找皇宮敘話去了。
而在接下來,雒陽還是沉浸在一種別樣的平靜之中,侍中令內的官吏越來越多,所有人都明白,新律的編訂工作已經到了最后,當然,除卻在農桑方面,其余領域內的律法,大多已經要完成了,可是在農桑方面,沒有人敢開口,諸葛亮也不曾提及。
敘賢院內忽然多了不少的陌生面孔,這些人善談,迎接賓客,很快,就與來往之人熟悉了起來,敘賢院正式的往外擴建,一路上,甚至都沒有出現過什么太大的阻力,聽聞乃是孫策出面,為自家的妹夫走動,這些人也都不敢為難,在短短幾個月的時日里,司隸地區竟出現了十三座敘賢院,劉禪也因此揚名。
不過,這名聲也不算是好名聲,眾人在他的敘賢院里吃喝玩樂,卻還要罵上他幾句,身為宗室,司空之子,竟操此賤業,實在是丟盡了其父的名聲,敘賢院里的人聽聞他們的言語,也不會搭理,依舊是熱情的招待他們,不少人也都愿意拉上自己的好友,在敘賢院內聊天。
仲長統也是沉寂了一段時日,他被調到了戶府之后,將陽廉也帶到了戶府,上任之后,便是埋頭調查各地的戶籍情況,以及戶籍所擁有的資產情況,從事的差事等等,他竟是要將天下戶籍進行調查分類,進行更加詳細的調查,他似乎是要效仿昔日的商鞅,為天下人制定更加嚴格的身份之證明。
雒陽內那些謾罵他的話語,也就消停了下來,畢竟他也沒有再提什么重商,反而是潛心在忙著戶籍之事,這事好啊,調查戶籍無論在哪個時代,都不會有人去勸阻,也就沒有人再盯著他去斥責。
工府內的馬均,在這一年,完成了一個重要的研發,他改進了高爐冶鐵法,上奏天子,要求推行天下,劉熙自然是非常開心的,在并,寧,幽等礦產豐富的地區,廟堂強行進行了對高爐冶鐵法的推行,在這些地區,高爐一一架起,火焰燃燒,濃煙滾滾,鐵器卻是越來越多。
鐵器也是在民間全面的取代了木制工具,從生活用品,到農桑等領域,鐵器呈現出了全面覆蓋的趨勢,海外府依舊給大漢國庫輸送了大量的黃金,錢財,物資,民間愈發的富裕,出現了大量的手工產品,國庫富裕充實,黃金堆積成山,糧食的囤積更是達到了一個極點,足夠天下人三十年之所用。
大漢來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時代上,大漢三代明君的治理,終于體現了出來,司隸地區乃是天下最為富裕的地區,這里的農夫出門,都會乘坐馬車,馬車都快成為司隸地區百姓的基本用品了,雒陽分為兩個縣城,因天下早有一個陽縣,故而陽縣改為永陽縣。
永陽居西北處,故而成為了塞外胡商的聚集之地,遠至大秦的商賈,在這里都能找的出來,各種各樣的商品,甚至,很多外邦的貴族子弟也被派到此處來,學習大漢之雅言,習大漢之文字,在貴霜,賀寧之外的邦國,大漢的雅言成為了貴族身份的最好驗證。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