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10章 束縛太子-《撿到一本三國志》
第(2/3)頁
“陛下...臣即日就去操辦荀令公進入忠烈堂的事...”,諸葛亮開口說道,劉熙點了點頭,又說道:“今天早上時日,倭島傳來了文書,荀相在半個月前逝世了...這是他的著作,他臨終之前,要求將此書托付給一個人....”
“荀相他...唉..”,諸葛亮有些不敢相信,可是又只能是痛苦的閉上了雙眼,一日之內,竟失兩位大賢...諸葛亮平復了心情,這才說道:“陛下...此書可是留給哪位荀家子?”
“不....他給左右說,這本書,留給你..他希望你,能行大漢之風至四海八荒...”,劉熙認真的說道,“這是荀相的贈送,你便拿去罷。”
諸葛亮看著案上那厚重的巨著,不知為何,心里也變得沉甸甸的。
君臣二人,沉默許久,又只能長嘆一聲,似是痛苦,似是回憶,似是不舍。
延康二十一年,大漢失去了兩位大賢,其中一人,乃是大漢延康時期的廟堂絕對核心,他一生好似都沒有什么杰出的貢獻,可是熹平延康之年,無論是什么政策,都總是能看到荀令公的影子,他是個君子,他還是大漢士子們最為仰慕的對象。
他生性溫和,謙虛,至善,仿佛聚集了天底下一切的美好品德,這樣的人,大漢只存在過一位,德行堂堂邢子昂,而在邢子昂逝世之后,便是這位荀令公了,誰人又能想到,他年少之時,還是個愛哭愛鬧的頑皮孩子,從孝憲皇帝登基以來,直到如今延康之盛世,他經歷了無數生死離別,經歷了無數的苦難。
終于,他聽著下任大漢國柱對盛世的描述,離開了這個世界。
他是笑著離去的,而就在萬里之外的倭島,還有一位老人,此人的年齡,甚至要比荀彧還要大,他才是真正意義上的三朝之元老,他是孝康皇帝所提拔的能臣,曾主持過第一次的科功考核,就是這個資歷,就是無人可媲美的,從熹平之年開始,他便一直在倭島。
他將倭島當作了一個巨大的實驗之地,施行了無數種政策,在此處全力的發揚圣人之道,到如今,倭島的士子數量,甚至遠超幽,并,賀,新等州,成為了河北之地名列第二的人才產地,第一乃是冀州,而冀州放在大漢各地,文化之盛也是不含糊的。
可以說,荀氏這兩位大賢,對于大漢的貢獻,是其他大族目前所無法媲美的,而他們的逝世,對于荀氏也是造成了一定的打擊,荀家子弟紛紛前來,恭送家族內的兩位大賢,而荀家接下來的家主之位,卻是落在了荀彧諸子之一的荀詵身上。
荀詵迎娶了長陵公主,又長期跟隨在荀彧的身邊,得其教誨,故而眾人也沒有什么不滿,他那幾位兄長,對于他來擔任家主位,竟也是沒有任何的意見,甚至是紛紛謙讓,都認為荀詵是最為合適的,這一舉動,也成為了當下的美談,世人都說荀家子弟頗有荀令公之遺風。
隨即,廟堂也迎來了一個更加重要的問題,下一任的中書令,該讓誰人來擔任?
坐在厚德殿內,天子閉著雙眼,垂著頭,好似是是在休歇,可是站在他面前的諸葛亮與司馬懿卻是明白,天子只是在思考罷了,1就在不久之前,天子將他們兩人請了過來,詢問他們一件很重要的事情,誰人可以擔任中書令?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