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王海本來想說的很多。 他想說自己是裝的。 想說儒家現在都是自己人。 想說他其實很欣賞魏君。 但最終,他只是輕笑了一下。 “君既信我,我必不負君,不負國。” “儒家上下,愿聽諸位調遣。” “愿為社稷戰死!” 這就夠了。 有些話,等到勝利之后,再把酒言歡。 行勝于言。 既然魏君和大乾的其他人在這種情況下都已經相信他們,他們只需要用實際行動表明儒家對得起他們的信任,便是最好的答案。 王海是一個決斷力很強的人,既然答應了魏君他們的請求,他迅速便吩咐下去,儒家開始了行動。 在離開之前,王海沒有忘記提醒魏君小心神后。 “神后對魏大人你十分關注,甚至超過對大乾的關注,魏大人你務必要小心。神后還曾以復活家師為條件,希望我們儒家殺死魏大人你。另外,塵珈此前是前太子安排進入長生宗的臥底,但此人現在態度曖昧,不可不信,也不可全信。” 王海離去前的一番話,沒有讓魏君特別震驚,畢竟魏君早就知道神后是跟便宜老師混的。 但姬帥十分震驚。 “神后、塵珈、儒家圣人……王海給出的信息量太爆炸了,魏大人,你怎么看?” 魏君淡定道:“應該都是真的,到了現在,王海沒必要騙我們。” 姬帥從震驚中恢復,緩緩點了點頭,道:“的確,都已經到了刺刀見紅的時候,王海確實沒必要騙我們了。這樣說來,王海……準確的說是儒家,之前的態度都很可疑,儒家甚至有可能也是我們自己人。” 能走到高位的人,沒有誰是真正的蠢貨。 畢竟姬帥不是乾帝,他的地位不是天上掉下來的,而是他自己爬上來的。 之前儒家的很多選擇,在當時來看沒有任何問題。可是現在結合王海的表態,姬帥品出了一些味道。 魏君也品出來了。 魏君的心情遠比姬帥復雜。 “之前有好幾次,如果不是儒家,我可能已經死了……” 想到這里,魏君的心情瞬間開始抑郁。 姬帥卻放心了許多。 “雖然只是猜測,但應該是對的。不過話說回來,如果儒家真的是我們自己人,之前怎么不承認?”姬帥皺眉道。 魏君長嘆了一口氣:“如果連我們都騙不過,又怎么可能騙過我們的敵人呢?儒家……一群老銀幣啊。” 他恨。 就不能單純一點嗎? 姬帥同意這個理由。 不過…… “剛才王海也沒有承認。”姬帥提醒道。 魏君猜測道:“可能是怕我們不相信吧,畢竟論跡不論心,王海估計是希望先用行動證明儒家的立場,再和我們交代清楚。也或許,他們根本不在意被誤會。畢竟,儒家也沒有做什么很過分的事情,我們能誤會什么?” 深究起來,儒家一直以來的所作所為,都經得起大乾律法的審判。 經不起審判的儒家弟子,已經被王海自己解決掉了…… 所以儒家現在真沒什么需要解釋的。 即便真的立場不同,那也沒什么。 根本不犯法。 姬帥也想通了這一點,頓時唏噓不已。 “沒想到斗了半輩子,最后卻殊途同歸了。無論如何,只要儒家現在和我們站在一起,以后就是自己人。魏君,王海最后的提醒你要放在心上,神后和塵珈那邊,確實都是隱患。” 塵珈的事情,魏君在不久之前和他說了。 畢竟姬帥是大乾軍方的最高統帥。 塵珈在有些事情上,也需要姬帥這個大乾軍方第一人配合。 以及,塵珈的身份,需要姬帥來知曉、承認。 后者對塵珈來說也很重要,雖然塵珈從沒要求過這些,但是魏君知道,像塵珈這種臥底,最需要的就是認同感。 他們做臥底,就已經在很大程度上放棄了榮華富貴。他們不需要金錢物質名利,但來自自己人的認同與支持,是對他們最好的慰藉。 在這方面,魏君向來都不遺余力,而姬帥的身份注定了他對塵珈也有特殊的意義。 所以魏君才告知了姬帥塵珈的身份。 所以王海提到塵珈,姬帥并沒有懷疑。 但姬帥對塵珈的信任,自然不可能像對魏君的信任這般堅固。 “神后是敵人,沒什么說的。可塵珈立場不明,無法確認他是否依舊是我們自己人。魏大人,不可掉以輕心。如果我們最后不是輸給敵人,而是栽在了自己人身上,那就太坑了。”姬帥道。 魏君輕笑道:“姬帥放心,塵珈值得信任。” 姬帥皺眉。 他不是不信任塵珈,只是他和塵珈的交往很少,不可能有魏君對塵珈的信任感。 魏君堅持道:“姬帥,你像相信我一樣相信塵珈就行。他是鐵血救國會的人,有我和前太子為他背書。如果我們都看錯了人,那大乾根本撐不到現在。還有,像塵珈這種無名英雄,他未必需要我們的支持,但一定需要我們的認可,不要懷疑他,不要寒了他的心。” 魏君的最后兩句話,把姬帥給說服了。 姬帥畢竟是軍人。 不是純粹的政客。 所以,他能認同軍人的價值觀。 而且,他也安排過很多這種臥底的無名英雄。雖然他安排的那些人,并沒有像塵珈一樣走到那么高的位置上,可本質是一樣的。 推己及人,姬帥立刻就認同了魏君的觀點。 “魏大人你說的有道理,這些無名英雄需要我們的認可。”姬帥道:“我們的力量本就不強,現階段不能再內訌了。而且,即便他有異心,好像也已經來不及了。” 軍方先前通過的計劃,沒有給叛徒發揮的機會。 時間不夠,空間也不夠。 他關心則亂了。 這時候,魏君提醒了一下:“姬帥,讓傲雪、凌霜她們一起去西大陸吧。” 姬帥其他的能力暫且不談,在生孩子這方面是真的牛逼。 特能生。 魏君的意思姬帥聽明白了,無非就是讓自己的孩子遠離最危險的地方。 雖然西大陸也未必安全,但是比之后的大乾要好太多了。 姬帥遲疑片刻,最后還是搖了搖頭,道:“年齡在十五歲之下的孩子,我會安排他們離開的。超過了十五歲的孩子……” 說到這里,姬帥沉聲道:“只能怪他們是我的孩子,這時候,他們走不得。承擔了榮耀的同時,就要承擔相應的危險。” 他一直有這種覺悟。 而且,白發人送黑發人這種事情,他已經經歷過不止一次了。 有經驗。 “有經驗”這個詞在這種事情上,聽起來十分心酸。 正因為如此,魏君才想勸姬帥。 不過姬帥沒給魏君再開口的機會。 “魏大人,我們都很忙,都應該去做我們應該做的事情,而不是在這里兒女情長。” 魏君的話提前被姬帥堵住,他只能感慨道:“姬帥,大乾有你,有你們這些有擔當還有犧牲精神的主事者,是大乾的幸運。” 國難顯忠臣。 這是一個不幸的時代,因為戰爭頻發,大劫已至。 這同樣是一個幸運的時代,因為英雄輩出,而這些英雄們,并不吝惜自己先死。或者,自己的家人先死。 所以,風云激蕩。 文明之火,注定無比璀璨。 世界之外。 池瑤微微一笑。 “隱秘,我可能會輸,可能會被那個男人打屁.股。” “但是,這局棋,我不是棋子,也不是棋手。” “我是棋盤。” “這種成就感,你此生無緣了。” 白傾心“呸”的一聲,再次用無邊的血海籠罩了池瑤。 只是她看向下方愈發璀璨的文明之火,臉色也不免擔憂。 從文明之火躍升的層次來看,下方的大劫,已經進入白熱化階段了。 事實證明,她們的判斷是對的。 無論是西大陸和大乾,都已經早早進入了國家級別戰爭狀態。 而當一個國家進入戰爭狀態,上下開始擰成一股繩之后,所展現出來的行動力,是任何松散的組織聯盟都不能相比較的。 大乾與西大陸火力全開,迸發了讓神佛都為之震顫的行動力。 當然,要感謝盜火者罪傲。 要是沒有罪傲的神之一手,在東西兩座大陸之間建好了一座“跨海大橋”,大乾和西大陸的“物流”絕對不會如此順利。 于是…… 佛門第一個感受到了一個行動起來的國家,能夠帶給他們這種宗門的壓力。 哪怕這個國家級的力量,只出動了區區一個儒家。 哪怕儒家,只在這場龐大的戰爭當中,打了一個輔助。 但是…… “眾所周知,輔助是最大的輸出。 “眾所周知,文官比武將能打。 “眾所周知,我們儒家天下第一。” 聽到王海不要臉的講話,下方無數儒家弟子都擦了一把頭上羞愧的汗水。 哪來的眾所周知? 但是當王海看過來的時候,所有人都挺直了胸膛,大聲道: “圣人說的對。” “說的好。” “儒家天下第一。” 王海很滿意大家的態度。 周芬芳也很滿意。 “很好,正好老娘快頂不住了,也該你們上場了。封神之戰的終局在大乾,但終局之前的開始和之后結束的希望都有可能在我們這里。所以廢物們,老娘已經把路鋪好了,要是你們這都拖后腿,以后就會被老娘我鄙視一輩子。老娘我還專門著書立說,不僅我鄙視你們,我還要讓子孫后代,一直鄙視你們。” 轟! 周芬芳的威脅,比王海的“打氣”更可怕。 因為大家都知道王海的“打氣”是假的。 但周芬芳的威脅,是真的。 對周芬芳來說,她真的什么事情都干的出來。 儒家弟子都了解周芬芳的節操,那就是沒有節操。 所以瞬間,大家的熱情都被點燃了。 而且紛紛建言建策,出錢出力。 “周圣人先退下來休息一下,我們頂上。” “周圣人放心,我們雖然能力不行,但是人多。人多力量大,總能給斗戰佛帶去足夠的幫助。” “速戰速決,盡快平推佛門。魏大人提醒過,佛門肯定是最容易對付的。解決了佛門,還有神君麾下的神山以及需要長時間對付的西大陸本土勢力,那才是頑疾。” “兵分兩路吧,周圣人,你去提前為斗戰佛解決掉一些來自神山的麻煩,佛門交給我們這些儒家弟子對付。” 周芬芳點了點頭,沒有推辭。 雖然她一直認為其他儒家弟子都是廢柴,但是她覺得其他人更廢柴。 廢柴去對付更廢柴的人,還是有把握的。 她現在需要休息,回血,然后繼續打輔助。 于是周芬芳和王海簡單的商量了一下,就帶走了浩氣盟的一些精銳,去奔赴另外一個戰場。 而其他的儒家弟子,則代替了周芬芳的位置,繼續打“輔助”。 事實證明,人多,真的力量大。 量變,真的能引起質變。 更重要的是,國家級別的組織力量,真的比宗門的凝聚力要更強。 只是…… 萬佛之主看著周圍不敢直視祂眼神的佛祖、菩薩、羅漢、八部天龍……很多很多佛門的精銳。 這本是一股無堅不摧的力量。 這本是一股讓天上的神君和神后聯手都無法剿滅的力量。 可是…… 祂再次低頭。 看向貫穿自己胸前的鐵棒。 萬佛之主的面色終于陷入了灰敗。 祂不甘心。 甚至不明白。 或者說,祂不愿意想明白。 “只差一點。” “只差一點,你就輸了。” “只差一點,我就能破了你的金身。” “但我遭到了背叛。” “這些叛徒,他們根本就沒有把全力施展出來。” 說到最后,萬佛之主終于瘋狂起來,完全壓制不住自己的負面情緒。 因為結果不應該是這樣的。 因為這場賭局,祂壓上了太多,輸不起。 當祂面臨失敗的時候,地位越是崇高,輸的結果也就越慘。 所以,祂無法不失態。 “儒家算是什么東西?圣人已經死了,現在的儒家憑什么能幫助你打敗佛門?” “不應該是這樣的。” “這不合理,不合理。” 看到失態到接近瘋狂的萬佛之主,斗戰佛的眼神中閃過憐憫。 “佛主,別裝了,也別自欺欺人了,其實你都明白的。” “看起來的差一點,其實永遠差一點。也就是說,再來100次,你還是會輸。” “而且,你明白輸在了什么地方。” “現如今的儒家,當然不如佛門強大。佛門強大到讓神君神后忌憚,強大到讓大乾和西大陸寢食難安。相比之下,儒家又算什么?區區一個大乾皇帝的帝王心術,就能讓儒家元氣大傷。和佛門比起來,儒家連佛門的一半實力都沒有。” 萬佛之主的戾氣更深。 因為祂清晰的知道,斗戰佛說的都是大實話。 “可是我輸了,非我不如你,而是佛門輸給了儒家。儒家能把全部的實力借給你,佛門弟子卻背叛了我。萬佛朝宗,萬佛合一。若佛門上下眾志成城,區區儒家即便加上你,又算得了什么?” 聽到萬佛之主這樣說,斗戰佛眼中的憐憫之意更深。 因為祂也知道,萬佛之主說的都是真的。 儒家弟子雖然是萬能輔助,但是和祂終究不是一脈。 一個是儒修,一個是佛修。 即便殊途同歸,可是儒家弟子再給祂增幅實力的時候,終究也是有能量損耗的。 但是佛門對佛門,卻是0損耗。 甚至有特殊加成。 萬佛朝宗,萬佛合一,天下無敵,天上也無敵。 當初在天上,祂被神君神后聯手鎮壓,佛門卻只是被打壓,沒有被鎮壓,并不是因為神君和神后心慈手軟。 而是萬佛合一。 天上無敵。 神君和神后聯手,沒有成功鎮壓佛門。 盡管他們也沒有受傷。 可佛門還是保存了下來。 然而…… 這并沒有過多久。 本來應該天下無敵天上也無敵的力量,卻突然不在了。 因為…… “佛主,你還記得面對神君與神后聯手圍剿,佛門死傷了多少嗎?”斗戰佛問道。 萬佛之主的腦海不受控制的閃過了回憶。 那是佛門經歷的最慘烈的一場戰爭。 那一場戰爭,神君與神后全都親自出手,而且幾乎全都毫發無損。 但是祂重傷。 佛門,死傷了接近一半。 雖然保留了火種,卻實力大損。 但是,佛門活下來了。 而今天…… “佛主,今天這場戰爭,佛門又死傷了多少?” 萬佛之主閉上了眼睛,嘴角出現了一抹苦澀的笑意。 今天,佛門死傷了多少? 兩尊菩薩。 是的,就兩尊菩薩。 佛門的實力,在這場戰爭中,最大程度的保存了。 只是,上一次佛門損失慘重,但他們打退了神君和神后。 這一次,佛門基本沒有損失。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