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這些學生見到李多魚后,猛地緊張了起來,有兩個帶著魚竿的,連忙把魚竿往藏在身后。 其中有位女學生緊張說道:“李校長,好?!? 李多魚點點頭,跟著打招呼起來,他這個副校長就是個掛名,實際上很少到學校去,一般也不參與學校內的事務。 “你們這是要去哪啊?!? 一個同學撓著頭:“我們打算去蠔田那里,今天羅老師給我們上課,講那個生蠔應該怎么附苗。” “這樣啊?!? 李多魚笑了笑,看了眼學生身后的簡易魚竿:“田靠左邊的位置,黃翅魚挺多的,你們可以去那里釣,要是沒釣餌的話,可以去灘涂附近有沙和石頭的地方挖一挖,有不少紅沙蠶的?!? “知道了,謝謝李校長?!? 剛剛那位女學生忍不住問道:“李校長,您啥時候給我們開課啊。” 李多魚認真思考了會,隨后說道:“那就得看學校安排了,明年有空的話,應該是有可能的。” 事實上,學校早就催他趕緊開課了,可李多魚最近真的太忙了,壓根就騰不出時間去教書。 看著幾個跑去釣魚的學生,李多魚有那么點羨慕,水產養殖這個專業還是比較有趣的。 不單實踐課比較多,學生有空的時候,還能釣釣魚拿給食堂加餐。 且不論將來發展好不好,至少在校的時候,海鮮絕對管飽。 島上的學生并不算特別多,只有百來號人,平常時校園都是關閉的,就是為了減少與當地村民接觸。 而李多魚也禁止村民,尤其是“黃毛”靠近學校周邊,一旦有人惹事的話。 甚至都不用李多魚去處理,自然就有人把那些挑事的人給收拾教育了。 江山代有才人出,自打阿貴和李多魚的時代結束后,到現在為止,擔擔島的“街溜子勢力”都換了好幾茬了。 可讓李多魚稍稍有點不舒服的是,這群小混蛋們,居然管小圖圖叫“小老大”。 唉! 在這樣的環境下長大的話,李多魚真擔心小圖圖會飄啊。 李多魚沒走幾步就來到了新區一旁的鮑魚研究基地那里,這個基地是水產研究院和閩龍聯合開展的。 目前的主要研究方向就是鮑魚雜交苗,而母本正是島國贈送給他們的盤鮑苗。 在張青云所長的帶領下,目前鮑魚苗已經迭代了三次,現在已經雜交出一款名為擔擔島南北一號的鮑魚品種。 這這款鮑魚的名字也很好理解,就是南鮑北養的意思,現如今李多魚已經從小田紀夫那里買到了一艘活魚運輸船。 有了這艘船的話,就可以實現南鮑北養,目前也已經跟山東那邊談妥了。 李多魚本以為工作會很難展開,可沒想,一聽到是養鮑魚,那邊的農場和養殖戶那叫一個積極。 都爭搶著要跟他們合作,隨著電視普及以及港島電視劇的流入,現如今曾經大家都看不上的鮑魚、魚翅,魚膠,如今已經成了海鮮中的奢侈品。 可以這樣說,賣得死貴死貴的,甚至已經有不少“水鬼”專門潛海里面去抓鮑魚。 至于米魚和大黃魚的魚膠,單單這一年的價格,就翻了十倍以上。 而李多魚的倉庫里,還真有不少特級的魚膠存貨,都是這五年慢慢收的。 每每想到這,老米就心疼到無法呼吸,因為一直以來就是他幫李多魚收魚膠的。 南鮑北養的先決條件,那就是北方海域也有養殖鮑魚的漁排,這個投入可不小。 山東那邊的養殖戶也不是無條件支持的,他們也打算養鮑魚,紛紛希望李多魚這邊能賣他們鮑魚苗和提供一定的養殖技術支持。 養殖技術的話,李多魚自然不能全部教給他們,不過他已經派了些養殖技術人員過去支持。 今年年底就會在山東那邊成立一家鮑魚養殖分公司,用來應對明年的南鮑北養項目。 差不多明年四月份,就把這里養殖的鮑魚全都送到北方海域去避暑,而差不多在十一月份再接回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