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禁小说,管理书籍排行榜,古风君子以泽,有声小说在线收听网

第七百一十一章 一個小目標-《1983小海島,從養殖大戶開始》


    第(2/3)頁

    從榕城大院離開后,李多魚回到了擔擔島,繼續經營管理著閩龍企業。

    一轉眼的時間。

    就到了九零年代,小圖圖都已經上小學三年級了,讓他比較崩潰的是。

    班主任就是他親娘,每次上課那叫一個生無可戀,因為周老師對他比其他學生要嚴厲的多。

    且罰站、打起來一點都不手軟,把同班同學都給嚇得夠嗆。

    當初的小胖墩不知不覺都已經十八歲了,當初就跟大家所預想的一樣。

    他并沒有考上高中,而是入讀了擔擔島的水產科技學校,今年正式從學校畢業了。

    如今的他,不再是胖胖的形象,只是稍稍有點壯,身高也長上去了。

    按照朱秀華的設想,李浩然畢業后,就到他小叔的閩龍公司去工作,直接從底層做起,然后再慢慢升到管理層。

    可李浩然真的在擔擔島待膩了,很想到外面去闖闖,可一時間也沒啥頭緒,最后去了榕城安經理那里上班。

    至于水花姐的兩個孩子,就跟前世一樣,小學畢業后,直接就去讀藝校了,一個還是學舞蹈,另一個則是學音樂。

    好在李家的新生代比較多,李浩然和張琳他們雖然離開擔擔島了。

    可還有小圖圖、閩閩和龍龍,以及水花姐家的老三,還有二哥家的老二。

    雖然家里很熱鬧,每天都是雞飛狗跳,可老李這段時間真的很不開心。

    因為過完年后,小女兒李小榕很快就要三十了,可卻連個男朋友都有沒有。

    也不是沒談過,前兩年找了同一個醫院的,可還沒談半年就分了。

    男方還跑到擔擔島來,說真的很喜歡小榕,希望老李能勸勸她,可不勸還是沒事。

    勸了后,老李跟小榕的關系僵住了,李多魚今年打電話問過了,小妹今年過年,大概率還是不回家。

    至于當初的村醫張德發則已經和同學結婚了,現在孩子都一歲多了。

    四年的時間變化真的很大,當初擔擔島才三十多棟房屋的新區,現在已經有兩百多棟房屋了,靠近碼頭位置的都被搶光了。

    甚至有人把蓋好的房屋拿出來賣,價格高到都可以在榕城買一套商品房了。

    李多魚在那里也搞了一棟小別墅,地理位置非常好,眼前并沒有視野遮擋。

    真正做到了面朝大海春暖花開,而就這幾年的時間,擔擔島的漁船幾乎更新了一遍。

    現如今漁船數量加起來比整個鎮的都多,哪怕新碼頭那里也是停的密密麻麻。

    據村委會統計,下沙村就有將近三百艘船。

    省里面直接給下沙村搞了塊【閩省漁業第一村】的招牌,而村委會則在碼頭那里搞了塊大大的石碑,直接把那七個大字刻了上去。

    至于海帶田的話,則已經是滿負荷了,小雷洋海域搞了一萬多畝,東甲礁那邊也搞了將近一萬畝,陳家村那邊也在鳥嘴礁那里搞了一萬畝。

    單單他們擔擔島的海帶養殖面積加起來,差不多就有三萬多畝。

    而伴隨著進入九零年代,貨幣貶值還是非常明顯的,物價每年都在上漲。

    海帶的價格自然也就跟著水漲船高,單單這三萬畝海帶,每年就能給擔擔島帶來近千萬的收入。

    而在九零年代初,這筆錢是非常恐怖的一筆數字,早期跟著李多魚養海帶的這幫人,現如今一個個都富得流油。

    因為擔擔島的輪渡現在可以運車的緣故,現在島上很多戶海帶養殖戶都買起了摩托車。

    老陸家甚至買了輛小車,這車是給上門女婿張元盛買的,在他的辛苦“耕耘”下,老陸家終于也迎來了一位男丁。

    孩子出生的那天,老陸激動到在天后宮拜了一整宿,恨不得把天上的各路神仙都給感謝一遍。

    而讓大家沒想到的是,當年多到用來漚肥的大黃魚,斤級的已經飆升到三十塊了,三斤以上的,上百塊都有人收購。

    可就在寧德一處叫官井洋的地方,李多魚正在視察大黃魚養殖基地。

    經過四年的不斷努力,現如今大黃魚的養殖已經成熟了,李多魚在這里投資了三十多片養殖大黃魚的漁排,還搞了一個將近五十畝的插桿圍網養殖。

    今年預估有二十萬尾的大黃魚收成,而在這個年頭,大家都不知道大黃魚已經可以養殖這件事。

    很多渠道商聽到消息后,一窩蜂涌了過來,李多魚本想以野生大黃魚的五分一價格出售。

    可沒想有的渠道商,居然把價格抬到了野生大黃魚的三分之一,估摸著就是打個信息差,把養殖的大黃魚當成野生的賣。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