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南瞻部洲。 蒼龍山地界。 以煙云峰為中心,四方不少山頭,皆被捉神將軍府中天將、天兵占據。將軍府映照下來,灑下日月精華、星辰之力,山中靈氣噴薄,乃是絕佳的修行寶地。 位于煙云峰南九百多里,有一座奇峰,喚作‘龍虎峰’。 此峰崖壁峭聳,綿亙千余丈,怪石嶙峋,氣勢磅礴。分龍吟、虎嘯為兩崖,崖壁通連。山風吹來,松如龍吟,谷如虎嘯。 原是一位元神散修占據。 萬年前,此峰易主,天上星辰鐘愛,日月精華灑遍,從一座尋常山峰,搖身一變成了仙靈圣地。有傳聞說,這龍虎峰中修行的,乃是天上捉神將軍府四大上將之一的‘移山翻海鐵甲上將’,號‘鐵羽道人’。 有人尋仙至此。 卻被山下重重迷陣亂了心神,渾渾噩噩又繞出山外。久而久之,這龍虎峰便人跡罕至。 這一日。 龍虎峰外,陸青峰著青衣道袍,按下云來。 “不知將軍到來,屬下有失遠迎,還請將軍贖罪。” 山中云氣變幻,云霧鋪就康莊大道。一名腰背挺拔的中年道人,在云霧匯聚時,出現在大道盡頭,陸青峰跟前,拱手作揖態度恭敬。 道人不是旁人。 正是‘鐵羽道人’。 “道友客氣。” “不請自來,是本將軍孟浪了。” 陸青峰笑道。 一陣寒暄。 鐵羽道人引著陸青峰進入龍虎峰。一入山中,陸青峰頓時感覺不同。似有一方天地變換,如同踏入一重領域,與尋常天地大有不同。 “經營道場。” “福地雛形。” “果然走的是‘福地造化地仙’的路子。” 陸青峰行走間,打量四方。只見除卻山中氣機與外界有諸多細微差別之外,在龍虎峰中,各處又有不少元神修士盤坐修行,更有真仙居于四方,身上氣機起起伏伏,皆與一方天地契合。 這便是最正統不過的地仙修行之法。 借一方天地、真仙助力,先成福地雛形,而后再成地仙。雖此后難免要被福地束縛,但證道地仙的希望卻比以一己之力闖蕩長生迷霧要大的多。 只是—— 龍虎峰中雖有幾分福地雛形的氣候,但陸青峰何等眼力,自是一眼看出,這龍虎峰相距福地雛形還有不少差距。而以鐵羽道人目前的進展,想要在壽元告罄之前,修成福地雛形,借助一方天地、列位真仙,成就地仙,希望實在渺茫。 “讓將軍見笑了。” “將軍待貧道恩重,賜正宗法門。只可惜貧道資質愚笨,退而求其次,以經營之法證道地仙,都是艱難。” 鐵羽道人見著這位捉神大將四顧看去,便知山中情形逃不過這位將軍之眼,不由自嘲笑道。 八千年前。 他領兵在外,立下功勛,得陸青峰假借羅浮劍派故友之名賜下正宗級《羅浮劍典》。 自此撥開云霧,得見青天。 然鐵羽道人自知時日無多,即便有法門在手,想要憑自身之力,撥云見日證道長生,定是艱難。于是果斷選擇第二條道路,在龍虎峰中經營道場,要將一方道場化為福地雛形,進而晉升。 可惜。 依舊艱難。 時至今日,只能說窺見幾分前路,卻依舊路遠。 “長生難求。” “道友能窺見一角,已是勝卻旁人。” 陸青峰見過鐵羽道人結丹境時,一心向道、銳意進取的狀貌。此時再看,卻如英雄遲暮。兩相對比,不由感慨。 世上多少天驕,曾滿心豪情壯志,要成仙了道。可最終,多如鐵羽道人這般,不得不接受殘酷現實。 與多數人不同的是。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