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這等修為,在整個小弱水界中都是鮮少存在。 …… “竟已轉(zhuǎn)過兩世。” 陸青峰聽的入神,待聽到‘三生草’時,才松了口氣,“能得三生草,倒是一樁好造化。” 這樣就對的上了。 張楊轉(zhuǎn)世過兩次,容貌、神魂氣息都有少許改變,但因為食了一株‘三生草’,能保留三生記憶,不受胎中之迷。 今生跟前世,自然區(qū)別不大。 性格脾氣,也一如前世。 跟陸青峰這些年來的轉(zhuǎn)世差不多。 “弟子僥幸。” 提起三生草,張楊心下也有慶幸。 若不是那株三生草,無人接引的情況下,他有極大概率泯然眾人。即使修成真仙,因是在沒有仙家長輩的護持下轉(zhuǎn)世,想要覺醒前世宿慧,怕也艱難。 至于地仙? 三生三世也未必有望。 待說完這些年的情況,張楊才看向老師,心中有一重陰影—— 能跟老師重逢,張楊自是喜不自禁。 但放在小弱水界這樣的所在,又不禁讓人心頭有些沉重。 無他—— “劫數(shù)太多。” 張楊看向陸青峰,臉色凝重道,“此界修行,與楓月星、南華六域都有不同。南華真仙,只渡劫境時,歷經(jīng)九重天劫,就能暢通無阻直奔地仙之境。但小弱水界中,真仙卻有‘三災’、‘九難’、‘十劫’,共二十二重災劫。每一重災劫都無比兇險,任何一重,都比渡劫境第九重天劫更為兇險。” 倒不是說,這小弱水界中每一重災劫,都比渡劫境第九重天劫威力更大。 只是在小弱水界的環(huán)境下,在這個體系下的真仙,面對這些災劫,兇險要遠遠高于外界渡劫境。 至少。 張楊在外能輕松度過九重天劫。 但面對‘三災九難’,卻只覺膽戰(zhàn)心驚。前兩世,一次栽在了九難第四難,一次栽在了十劫第七劫。 這一世還不知能走到哪一步。 “的確兇險。” 陸青峰臉色一肅。 他進入小弱水界不過七個月光景,在白云山中,對練氣、元神等基礎層次有了不少了解。 但對于真仙層次,還真是兩眼一抹黑。 此時聽著張楊描述,見此世真仙修行之難,當中兇險、劫數(shù)之多,也令陸青峰咂舌。 “三災。” “九難。” “十劫。” “二十二重劫數(shù)。” 陸青峰細數(shù)一番,按住心下驚詫,奇道,“‘十劫’過后,能否證就地仙道果?” 受限于此方天地,陸青峰如今修為有限。 對待弟子,又不好動用‘大羅洞觀’。僅憑眼力望去,只能模糊感受到,張楊如今的道行氣機,不下于大乘參道境。 倒是沒有被林楓跟之前的林葉落下。 至于在參道境中達到什么水準,陸青峰一時望不透。 張楊聞聽,沉聲道,“渡過‘三災’,道行就已經(jīng)跟渡劫境相當。‘九難’后三難真仙,能跟大乘參道境相媲美。至于‘十劫’真仙,從第一劫開始,就已經(jīng)是參道境巔峰層次。” “‘十劫’真仙,更是達到匪夷所思之境,遠不是尋常參道巔峰能比。” “即便如此——” 張楊說著,露出苦笑,“‘十劫’過后,依舊難證地仙,據(jù)說還有‘天人五衰’之劫數(shù)。能渡過天人五衰的,弟子至今還未在小弱水界中聽聞過。” 十劫之后,竟還有劫數(shù),這未免太令人絕望。 陸青峰聽完,也不禁默然。 心中揣度:這‘天人五衰’又是何等層次?! “老師——”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