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無天無地。 一處深淵。 此地位于東海之畔,傳言曾是仙秦界第一位地仙龍祖潛居修行之所,故稱‘祖龍淵’。 祖龍不知去向。 祖龍淵空置許多歲月。 直到五萬七千年前,龍族至寶‘化龍池’重合歸一,東海、西海、殤河三位龍祖就將靈寶安置在此地,三大龍祖也留在祖龍淵,借助‘化龍池’靜心修行。 道行突飛猛進(jìn)。 法力如淵如海。 早前還有斗戰(zhàn)天王能壓過三位龍祖一頭,隨著斗戰(zhàn)天王身死,三位龍祖又不斷提升,隱隱就成了古殤當(dāng)中最強的三位地仙。 給他們十萬年、二十萬年。 興許整個古殤都會是龍族、是三大龍宮的天下。 祖龍淵中。 化龍池閃爍靈寶光澤,玄妙迸發(fā)。 三位老者圍坐四旁,一如既往,各自靜心參悟修持。 不知過了多久。 當(dāng)中一位頭發(fā)火紅的老者,忽的睜開眼眸,兩眼如明燈,看向化龍池中。 但見池水翻涌。 其間有三條真龍遨游,身上氣機強橫,儼然是頂尖真龍。 在老者睜眼之時,這三條真龍一躍而出,落在池外顯出人形。 兩男一女。 剛出來,臉上有悵然若失神色。 但緊接著就回過神來。 沖著三位老者各自行禮之后,便滿面歡喜退了下去。 “哼!” 睜眼老者見三人離去,冷哼一聲,口中道:“東?!秸妗?、西海‘敖茲’,倒是兩個好苗子。不出三五千年,二位門下怕是要多出兩尊地仙來?!? 聞聽此言。 另外兩位老者睜開眼來。 一個生得猿臂鳶肩,獅鼻闊口,銀牙朱唇,面色紅潤,額前搭著兩道細(xì)長壽眉,乃是東海老祖。 另一個身穿白麻長袍,大耳垂輪,色如朱砂,須發(fā)如銀,一對細(xì)長眼睛精芒四射,相貌奇古,身材高大,卻是西海老祖。 而當(dāng)先開口的那個,自然就是殤河老祖。 眼見著東海、西海都有真龍有望修成地仙,獨他殤河差了一大截。 任是誰人,也要心態(tài)失衡。 西海老祖不由笑道:“什么東海、西海,不都是龍族一脈,何分你我?” 這就是典型的站著說話不腰疼了。 ‘敖茲’修行至今,才將將五萬載,如今卻已經(jīng)是大乘巔峰,有望沖擊地仙之境。 西海老祖對‘敖茲’寄予極大期望。 西海有‘敖茲’。 東海也有‘敖真’。 雖年長些,但也不過才七萬多歲,論及道行戰(zhàn)力,甚至還在‘敖茲’之上,與南面那位‘天樞戰(zhàn)神’敖俊齊名,都是龍族最頂尖的存在。 證道地仙的希望也極高。 唯獨殤河。 “論起來?!? “敖真、敖茲僅是有望修成地仙。但殤河一脈可是早在五萬多年前,就已經(jīng)出了一位地仙?!? 西海老祖指了指南面。 指的正是‘伏龍圣母’。 伏龍圣母出身岷江,岷江又是殤河一脈,細(xì)究起來,伏龍圣母確實能算作殤河一脈。 但具體情形誰都知道。 殤河老祖聞言更是臉色陰沉:“既然如此,那敖俊也算得上我殤河嫡系,不如給他個名額,讓他入化龍池修行如何?!” 西海老祖頓時不說話了。 伏龍圣母無心爭斗,苦守伏龍山,對他們影響不大。 但若是敖俊修成地仙。 姑侄同為地仙。 那么三大龍宮之外,怕是要辟出第四龍宮,憑白分去氣運。 西海老祖怎會情愿? 雖然知道殤河老祖這是氣話,不過也沒必要去激他。 “哼!” 見西海老祖噤聲,殤河老祖冷哼一聲,閉上雙眼,也沒再爭論。 心中卻在盤算著,這些年來,殤河之所以不如東海、西海,是不是真的就是因為被‘伏龍圣母’分薄了氣運的緣故。 兩人都閉口不言。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