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畢竟是六耳獼猴,陸青峰待他好,他都曉得。 “那仙山中藏著仙人,你得其門而不入,日后可是要后悔的。”陸青峰見猴子說的真誠,心中觸動,卻還是說道。 這猴子此時尚未長成,六耳初生,神通有限。 興許還達(dá)不到‘萬物皆明’的境界。 但待他日后修行有成,見著石猴拜入斜月三星洞,學(xué)了無上大法諸般神通,在三界當(dāng)中攪風(fēng)攪雨好不威風(fēng)。 回想起這一日,會是什么心思可就難知了。 “我才不會后悔。” “舍了竹子才要把腸子都悔青!” 猴子搖著腦袋,眼中臉上全是得意神色,沖陸青峰甩了甩他那六耳,美滋滋道:“看到?jīng)]?我這六耳有神通,可不會有錯。” 六耳生長。 神通初現(xiàn)。 猴子也是得意的緊,四旁無人,又只與陸青峰親近,此時便炫耀起來。 “我六耳可不是傻瓜。” 六耳得意洋洋。 雙手背負(fù),揚著小臉,圍著陸青峰打轉(zhuǎn),始終把左右耳對著竹杖,好似是新得了寶貝忍不住就要顯擺。 “你這猴子。” 陸青峰見著好笑。 又想到—— “后世未曾提到過六耳獼猴也尋到了靈臺方寸山,也沒提過六耳獼猴曾拜過菩提祖師為師。” “他那一身與大圣不差的神通玄功,好似是偷學(xué)來的。” 陸青峰也不知道這其中到底哪一樁是真哪一樁是假。 時空流轉(zhuǎn)。 真相迷離。 除了經(jīng)歷過的,除了諸天圣人,怕是誰也難辨。 陸青峰收攝心思不去多想。 就這樣豎著身體,一根竹杖跟六耳說起話來。 原來。 這六耳與石猴一般,都在天地間孕育了許久。六耳出世不久,便出來訪仙問道。但一開始并無神異,也就比普通猴子聰明些、靈活些罷了。 待遇著陸青峰。 整日與清凈法竹在一塊,才逐漸明心見智,生出六耳,有了些許神通。但依舊不算長成,不論是神通還是心性,都很稚嫩。 正常人可不會把神通四處顯擺。 回來找了陸青峰,也不會說是他那‘六耳’的能耐。 至于什么能耐。 猴子迷迷糊糊又說不清楚了。 夕陽西下。 嘰嘰喳喳不停的猴子也累了,雙臂耷拉著就在樹上睡著了。 陸青峰望著六耳,嘆了口氣。 “也罷。” “既然如此,我且隨心而為。左右也不過是六耳獼猴,待到西游真假猴王那一難時,便去走個過場,也不算壞了圣人謀劃。” 大勢不改。 小節(jié)應(yīng)當(dāng)無礙。 又想到另一時空,連天道教主都在尚未成道之時就身隕了,陸青峰也沒了顧忌。 一竹一猴,在山中落了腳。 …… 六耳懵懂。 不通修行。 陸青峰傳授六耳《十二都天魔神法》。 這猴子雖是混世四猴之列,但也不是生而知之、通曉長生的先天神圣,還須一點一滴修煉,方才能得道長生。 陸青峰不知道他日后是從何處學(xué)來的八九玄功、七十二般變化等術(shù),且還不弱那位大圣爺。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