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2章 終極答案-《狂探》
第(2/3)頁
“憤恨、譴責、懲罰、反思,一系列的情緒,都只是防御再防御。發現問題,勇敢地去解決它,才是最有智慧的進攻!
“在日益繁華,物質飛升的社會背景之下,希望用我們的行動,減少那些喧囂浮躁,讓人們不會為了一時私利與情緒,而作出有違人性之事,這才是真正有意義的事……
“既然,20年前,普方的母親和朋友們已然給了我們答案。
“那么,我決定,我也將追隨他們的腳步,聯合我的朋友,還有社會各界人士,成立‘季凱基金會’,以此來紀念我的兒子一家,以此來幫助那些有需要的人們,減少更多的罪案發生。
“各位參與審理華云山案的同志們,希望你們能夠體恤我的意愿,輕判殺害我兒子一家的兇手吧!
“他們明知道將會被判為死刑,卻依然站出來投案自首,足以說明,他們已經對自己犯下的罪惡心存懺悔。請給他們一個機會,不要再讓令人悲傷的事情一再發生了……”
看完這封求情信,苗英早已淚眼婆娑,心緒難平……
而趙玉,更是被這封求情信深深地震撼到了!
曾幾何時,他無數次地為自己偵破過的案子感到苦惱,為辨不清楚案件的是非價值觀而感到糾結!
比如:
因手指受傷不能彈琴,而記恨于人,兇殘報復的李丹;
因為上當受騙,氣死了父親,而執迷于一張郵票,永遠不能釋懷的方毅;
因為一場隧道事故,而產生了心理畸形的裘新陽;
因為自幼飽受家暴虐待,而產生報復心理的李飛;
還有,因校園欺凌變成惡魔的韓寬,以及那個因為被惡語中傷,而犯下了農合血案的程凌菲……
這些人,雖然個個罪惡滔天,卻又全都事出有因,令人憐憫。讓趙玉一直因為搞不清其中的是非對錯,而倍感糾結。
現在,當他看完沈書雯女士的求情信之后,終于大徹大悟,找到了他一直在苦苦尋覓的終極答案。
是啊!
社會不公和缺乏教育才是滋生犯罪的根源,處決犯罪的根源比處決罪犯更重要!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