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白榆定星-《老祖無能!》
第(1/3)頁
百闕塔旁早受這天地異象之變遷匯聚了眾多弟子,七嘴八舌的議論著是哪位同門又得了天大造化突破真修,眾人眼神中滿是驚羨之色。
已經白霜滿頭的趙弘文杵著拐拐杖,在熱鬧的年輕弟子人群中靜靜地抬起頭望著天幕上的星辰,長滿深溝般皺紋的臉上也不禁浮現出笑意,開口道:“看樣子又是能成一位真修啊!
咱祁靈門雖幾經波折,可還是頂著大風大浪一點點走過來了。”
身旁一位年輕弟子笑著問他:“老前輩眼光看得如此準,想來也是久經過風雨的人物了。”
“害,哪里說得上久經風雨?”趙弘文搖頭失笑道:“不過是門中有一代代真修長老們頂著,我這個小人物才能在低矮處能茍活著。
我年少時曾見證過李元老祖自上代王尋老祖西去后于危難之中將要崩塌的宗門硬生生拉扯回來,再到后來陳掌門修成神通,門中開始好轉,活到百歲之后門中又接連出了三位真修,一度興盛強勢。
結果后來那什么洞天開啟讓門中折損了兩位真修長老,門中再次衰微下來。
如今到了大限將至的年齡里,又看到了門中再起興盛之象,也算是老來而撫平生傷了。”
他這一番話語說出來,周圍的年輕弟子們紛紛敬佩的看著眼前老人,原來這個整日里在此處閑散看起來平平無奇的老頭竟然是經歷過門中如此多歷史往事的老前輩。
“失敬了!老前輩您當真高壽。”最先開口的那位弟子行禮告罪一聲,“晚輩許哲,對門中古史頗感興趣,不知能否請老前輩為我多多講傳一些?”
“哦?倒是難得見你這種后生。”趙弘文詫異的笑道:“門中如今新上山的弟子無不是想著去器峰、符峰、庶務峰,求學修行技藝,能多掙些靈石補貼修行之用。
你是哪峰的弟子,有這清閑功夫?”
許哲禮數周到的笑說:“晚輩是靈峰弟子,并無什么一技之長,也沒有什么出奇的天賦可言,只是想求大道走得更遠一些。”
“你倒是頗有上進心啊。”趙弘文頗為和善的笑道:“三日后來我的住處尋我便是。”
“是,多謝老前輩指教!”
許哲笑著執禮道,他清楚自己的靈根天資十分平凡,如若只想當一個煉氣修士也就罷了,可若想往上走,那便是難如登天。
但他從少時起便對仙道飄渺心生向往至極,如今既踏上仙路,那自然要往上去看一看。
許哲深知修行之難,以他人品下等靈根的資質,這一輩子撐死能修到煉氣后期就算是走大運了。所以按部就班的修行,那是絕無半點希望的。
可他偶然之間從祁峰的一位執事口中得知,曾經上代的執掌李元老祖也不過是人品中等靈根,可以說是歷代執掌中靈根最差的修士了。
他自然有了探尋之心,希望能從這位執掌身上尋找到一些什么不凡,近而能夠有效的幫助自己在仙路上更進一步。
天上的星光閃爍著,將祁靈門上的夜空點亮,扶桑之木的北方有這一棵百丈榆樹,將天上的星光一點點接引而落,層層偏偏的榆樹綠葉竟然被一點點染成了淡白色。
一棵接著一棵的匯聚浮現在扶桑四周,白榆素明,星照十二,圍闕定合。
十二棵白榆樹的虛影化為猶如實質般的十二木,將夜晚的星空璀璨和山間翠峰點綴的美如一片夢幻綺景。
天空中走出一位長鬢墨袍的男子,他笑著看向四方榆樹和星光,心神念動十二白榆齊齊收歸于體,他揚袖一揮散了漫天的星光,引來門中駐足觀看的弟子們一片驚呼歡笑。
眾弟子雖然不清楚是哪位突破了真修,但還是齊齊恭敬的行禮道:“恭賀長老修得神通,仙道長青!”
站在山頭上的呂飛看到千修齊禮的場面,他也不由得心中隨之觸動,望著四周山闕宮閣相坐的祁靈山門,內心十分感激。
若無掌門和長老相助,沒有之前以上千弟子供養他的修行,也絕不會有自己今天修得神通的時刻。
遠方有流光飛來,落在他身前,正是在旁等候的幾位真修。
呂飛忙拜道:“多謝掌門、長老、二位前輩的成道之恩!弟子定感激不盡,永記終生!”
陳觀笑著親自上前將他扶起,“不必多禮。身為祁靈門弟子,我們作為前行的長者,自然要多多照顧后輩一二。四千余年傳承,十九代歷代相傳,皆是如此。”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