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本感言-《我能看見狀態欄》
第(1/3)頁
從18年11月開始發出第一章,到21年12月孫立恩和胡佳的婚禮舉行,狀態欄這本書終于全部完本了。
這是三觀第一本過60萬的作品,也是我第一次能寫到結局的作品。
新人新作,又是第一次寫結尾,可能是會有些突兀,但真的不算爛尾。我覺得這個開放式結局真的還挺好的。
反正……感慨萬千。
其實,狀態欄這本書本身就是個“老子要死也要死個明白”的破釜沉舟之作。當初要是狀態欄沒有什么好成績的話……可能我也就不會在網文圈子里繼續廝混了。
能踏入這一行,多虧了各位讀者的支持和厚愛。三觀感激不盡。
狀態欄這本書,從一開始就是有我個人私心的作品。這個私心我沒怎么對外說過,現在完本了,似乎終于到了可以分享的時候。
大部分讀者可能都知道,羅某的女朋友是醫學生。她如今正在醫院規培輪崗,之后就會進入醫療系統,成為一名內科醫生。
而在19年以前,那段醫鬧和傷醫新聞層出不窮的日子里,要說我一點都不擔心她的人身安全……那肯定是騙人的。
在和其他朋友的聊天中,我偶然覺得自己發現了傷醫和醫鬧事件發生的原因——至少也是核心原因之一——那就是醫患雙方的信息不對等。
患者去看病的時候,不理解為什么不能馬上得到醫生們的照顧。不明白為什么“小小的感冒”需要做一大堆檢查和化驗。不能接受自己受了罪花了錢住了院,但是身體卻沒能恢復到患病之前的狀態。
如果能夠讓患者明白,醫生看病為什么會有優先級區別,開出的檢查和治療的目的是什么,治療為什么可能達不到“徹底去病”……或許就能減少一些醫鬧事件的發生。
哪怕有一個人,因為了解了這些知識而忍住了揮向醫生的巴掌,這件事情就值得做。
所以,我萌生了寫作一部和醫學相關作品的念頭。當然,也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為當時《大醫凌然》確實很火。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