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說著就往曹丕和劉封他們那邊走過去,孫權趕緊陪同…… 唰唰!~ 不等劉武過來,一眾人等就已經單膝跪下了…… “這是曹丕,魏王世子。” 孫權給劉武介紹…… 劉武只是打眼看了一下曹丕,見到他脖子上的傷痕,回眼看了一下孫權一眼:“此為魏吳之事,孤就不摻和了。” 曹丕在忍不住的咬牙,他心知,劉武已經不打算管這檔子事了。 白白挨了一鞭子。 “丕公子,怎不見汝父魏王呢?”劉武問道。 曹丕拱手道:“回稟殿下,父王回到鄴城后,就染了風寒,臥床不起,才讓我替他入朝……” 這時候的劉武,相當于太子。 稱殿下,倒是相當合適…… 曹丕轉過身指著身后人:“殿下,這是遼東公孫康。” 公孫康上前兩步,拜在了劉武腳下。 曹丕繼續介紹道: “公孫康,遼東公孫度之子,其繼承家業之后,遼東公孫氏頗為強盛,曾大破高句麗,攻陷其國都,又設置了帶方郡(朝鮮京畿道、并忠清道之地),起兵討伐韓濊,揚威朝鮮半島……” 劉武點了點頭,對于遼東的事情,劉武也是相當了解的。 黃巾之后,天下大亂,中原人士多避難于遼東 永寧鄉侯公孫度的銳意進取和苦心經營,使得遼東地區獲得了暫時的安寧,并推動了當地生產技術和封建文化的發展。在這一時期,遼東地區“強不凌弱,眾不暴寡,商賈之人市不二價”,頗具治平之象。與此同時,中原動蕩,戰亂不已,中原人士多避難于遼東。 最后對公孫康評價道:“一方豪杰,倒是個人物。” 公孫康當即五體投地:“臣謝殿下美譽……” 劉武隨后視線就開始轉移了,他沒有對公孫康進行拉攏,因為根本沒必要,曹丕帶來的這些人,都是曹孟德的人。 中原離他們太遠,河北太近…… “殿下,這是高句麗當今國主。” 高句麗國主國都剛被攻破過,雖然著華袍,卻顯得畏畏縮縮,“高句麗雖小國也,然卻仰慕大漢文化,幸得入天朝覲見……” “嗯。”劉武應了一句:“往后高句麗,要聽我大漢魏王的話,不然動輒國滅……” 終于, 劉武的視線,落在了一幫子胡人身上。 “殿下,此為鮮卑之諸君。”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