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唯一有可能撼動他們兩個地位的,是另外的一文一武,劉武的老師龐統,以及最早追隨劉武的高順。 可是,他們年紀相比陸遜魏延,都有些偏大了,十年,也就十來年精力注定跟不上,要退居二線。 魏延是劉武的義兄,不過比劉武大了幾歲而已,才三十多。 陸遜呢? 陸遜年紀比劉武還小…… 往后的二十年,甚至是三十年,在大漢的朝堂上,他們都注定是最靚的仔。 劉武這來接的,哪里是曾經的故人,分明就是大漢的未來。 …… …… 次日, 天明。 許都城內! 皇城當中…… 百官分列…… 參與此次大典的人實在是太多了,以至于承光殿都站不下,密密麻麻的分布在了殿外的廣場上…… 第一批,是以楊彪,諸葛孔明為首,留在許都的諸多漢臣。 第二批,是以陸遜,魏延為首的西陵集團成員…… 第三批,是舊劉備集團曾經的成員,許多人因為抽不出身沒有來,比如鎮守劍閣的張飛,來的有關云長,黃忠,陳到,糜竺等。 第四批是當世的三藩王,如吳王孫仲謀,魏王曹操的代表是世子曹丕,巴蜀劉備的代表是世子劉封。 第五批,是各地的封疆大吏,與統兵大將,來的有馬超,張魯,西域都護周公瑾派來的人等等。 最后一批,也是被排在最后的,根本沒有資格進入承光殿,只能在殿外候著,有西域的四十多位國主,諸鮮卑之君,以及高句麗王等等…… 嗚嗚嗚!~ 雄渾的號角聲響起,響徹天際,在皇城內回蕩。 大漢新君,劉武,出現在了世人的眼前。 皇帝冕冠,為十二旒玉制。 冕冠的顏色,以黑為主。 冕冠兩側,各有一孔,用以穿插玉笄,以與發髻拴結。并在笄的兩側系上絲帶,在頜下系結。在絲帶上的兩耳處,還各垂一顆珠玉,名叫“允耳”,以提醒戴冠者切忌聽信讒言。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