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張清清帶著弟弟行禮道:“見過太子。” 李承乾瞧著這三個孩子,詫異道:“沒想到你的孩子已長這么高了。” 張清清現在的個頭只是到了父親的腰間,表現出來的氣度倒很不凡,面對太子也是神情自若。 由太子領著一家人前去面見陛下。 張清清領著兩個弟弟跟在后方,這太子與爹爹是同輩人,年歲也差不多。 比較爹爹與太子,看起來太子更像是那種年過三十的人。 李玥一路上很沉默,心中一直牽掛著父皇的病情。 從承天門一直走到太液池,李世民就在這里的一處小殿中。 李承乾先走入殿內,“父皇,玥兒一家來了。” “嗯,請他們進來。” 張陽與李玥應聲走入,“陛下,父皇。” 李世民看到這一家人,還有三個孩子,臉上帶著笑容,“這兩年朕沒有去驪山看望你們,你們倒來了。” 李麗質照顧在父皇身邊,給了皇姐一個放心的眼神。 李玥走上前,扶住就要站起身的父皇,“身體如何了?” 李世民缺少血色的臉開口道:“朕無妨,他們都說朕只要靜養就可以了。” 說罷,目光放在張陽身上,李世民嘆道:“很多人都老了,也有很多人走了。” 張陽行禮道:“驪山也送走了很多老人家。” 忽然,心中有了感慨,也有了很多無奈。 李世民道:“你看起來還是這么年輕。” 張陽回道:“驪山是一個養人的好地方。” 目光放在張清清與張心安身上,還有一個更年幼的小子,他正好奇地看著四周。 李世民抱起他問道:“你叫什么名字?” 爹娘在身邊,張三秋也不在意被皇帝抱著,他乖巧回道:“秋兒。” “秋兒?”李世民神色有了幾分不悅,“你爹取名字總是這么不盡如人意。” 目光又看向外孫女與外孫,李世民道:“還以為你不愿再來宮里。” 張清清回道:“只要天可汗不與爹爹吵架。” 聞言,李世民又笑了。 李承乾站在一旁,見到父皇的笑容,他也跟著笑了,這好像是父皇最開心的一天。 張心安道:“皇帝很有錢吧?” 童言無忌,李世民倒也不在意,放下張三秋要抱起張心安,“嗯,以前你沒有這么重,現在朕都快抱不動你了。” 或許是用力過猛,李世民忽然又咳了一聲,還是抱著這個孩子,笑道:“皇帝可沒你爹娘有錢,你爹娘才是這個天下最富有的人。” 張心安低聲道:“皇帝坐擁天下社稷,萬萬里江山,還有天下兵馬,我們家只是不愁吃喝而已,皇帝才是最富有的。” 聞言,李世民又笑了,“你家的孩子還真如你一樣,伶牙俐齒。” 紀王李慎遠遠看著這一家人,他的目光最后落在了那位傳聞中的驪山縣侯身上,這些天一直在看驪山的書籍,皇兄出去游歷之后,他就住在了崇德殿,現在也只能遠遠地看著仰慕了多年的縣侯,膽怯地不敢上前。 李世民放下了孩子。 李玥讓李麗質照看著她們。 李承乾還要處理國事不能久留。 夫妻倆陪著皇帝走入了太液池的水榭中。 “其實這一次女兒與夫君前來,是希望父皇可以去驪山養病。” 話語說出口了,等著父皇的反應。 水榭內很安靜,只能聽到太液池的池中偶爾有魚躍出水面。 李玥行禮道:“父皇,來驪山養病吧。” 李世民看著水光瀲滟的太液池,撫須道:“自秦漢以來,這里是個美麗的地方,但后來的皇帝不懂事,將這里廢棄了,朕不能讓這里荒廢,便讓閻立本恢復了此地的風光,雖遠不及秦漢那般壯麗,至少讓這里好看一些。” 張陽道:“如果能夠在太液池的北面再修一片殿宇,這里就顯得更好看了。” “嗯,確實這么想過,可朕的負擔有很多。” “驪山修鐵路也不是為了自己。” “朕知道,你是為了建設關中,朕也知道你們驪山自修建鐵路開始一直都在虧損,至今為止虧損多少了?” 張陽回道:“近五十萬貫了。” 李世民雙手抓著欄桿,面色蒼白的看著遠處,“三年虧損五十萬貫,你還真是有魄力,這要是朕的家業虧損這么多,一定要將主持經營之人抓出來,而后將他碎尸萬段。”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