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四十五章 朝野不寧-《我岳父是李世民》
第(3/3)頁
“喏。”李義府雙手作揖接著道:“護陵廟,主持祭奠,有時也是皇帝儀仗……”
看完了兩份卷宗,他也說完了。
張陽洗去手中的灰塵,又道:“其實你們都沒有看出來,其實這里是封建的核心,也是宗室各路王公的斂財之處,更是他們犯錯后的庇護之所,這是一個吃人的地方。”
縣侯的一番真知灼見,李義府如醍醐灌頂,“下官受教了。”
“從現在起宗正寺這個地方要改變,我要將這里從一個豢養(yǎng)宗室的所在,改成監(jiān)察宗室各路王公的官衙。”
李義府單膝跪地,如一個將領得令,朗聲道:“下官愿誓死追隨縣侯。”
張陽沉聲道:“經過裴行儉與上官儀這些年的查探,我們已掌握了諸多土地兼并的罪證,查的就是土地兼并,一旦我們開始行動一切都要秘密進行。”
“之所以打走宗正寺的舊人,是擔心這些事情一旦有風聲透露出去,那幫狡猾的賊人一定會將田冊中的問題抹干凈,因此我要用信得過的人,背景干凈,在朝中沒有利益糾葛的人。”
“縣侯打算要多少人?”
“十數個足夠了,你挑選幾個辦事靈醒又靠得住的人,協(xié)助上官儀暗中先將有問題的人盯著,你也放心,會有其他人在暗中幫助你們。”
“我們先拿宗室下手,如果我們此戰(zhàn)告捷,御史臺便可以有更大的信心去查問權貴們的田冊,先從關中開始,現在的朝堂已開辟了民事檢舉的通道,關中建設多年早已不是當年,孱弱的土地經濟已有了新的支柱,現在是除去病弊的最好時機。”
“這么多年過去了,也該動手了。”張陽低聲道:“世家都倒了,再大的困難也只會讓我們更強大,他們越是阻撓,我們就越是要堅持下去,他們越害怕,就說明我們做的是對的。”
“喏!”
這是李義府感到熱血沸騰的一天,自為官以來還是第一次,縣侯竟然與自己說了這么多話。
原來縣侯在驪山韜光養(yǎng)晦,布局多年就是為了今朝,這是何等深遠的謀算。
張陽帶著人大鬧了宗正寺,彈劾的奏章如雪片一般涌入東宮。
有人說張陽行事囂張跋扈,朝中奸佞當道,大唐危矣。
更有人說高祖皇帝尸骨未寒,此獠就如此打砸宗正寺,是對高祖皇帝的大不敬。
李承乾痛苦地扶著額頭,父皇病重,作為監(jiān)國的太子,哪里會想到張陽做事這么出格。
夜里,張陽回到家中,兩位嬸嬸將自己的院子的圍墻拆了之后,這里寬大了不少,形成了中間的主屋與兩間側屋。
張清清迎上前,“爹爹回來啦。”
張陽抱著女兒皺眉道:“今晚想吃什么?”
“女兒想吃臊子面。”
李玥從夫君懷中接過孩子,又道:“你爹爹剛剛回家,現在累壞了,娘去給你們做。”
夫妻倆相視一眼,便知道了彼此的心意。
張陽疲憊地坐下來,家中的搖椅已放了很多年了,承受了身體重量,它搖起來的時候嘎吱作響。
張心安講述著今天他與姐姐在長安城玩耍的事,這兩個孩子還特意去看了看長安城的城墻。
張清清常常近距離地觀察長安城,甚至畫了圖紙,他們打算明天再去看。
飯后的夜里,孩子們都已入睡了。
夫妻倆躺在當年的那張小床上,習慣了驪山之后,便覺得自家的小床有些擁擠。
李玥手拿著書卷,靠著油燈在看著。
張陽道:“說了多少次了,這么看書對眼睛不好。”
扶了扶眼鏡,她低聲道:“朝中的事還順利嗎?”
“挺順利的,大家都挺好的,非常地歡迎我。”
“當真?”
張陽雙手放在腦后,就這么躺著,“其實他們并不歡迎我,我甚至和他們在宗正寺打架,而后又驚動了金吾衛(wèi)與太子右率。”
“不過我并不怕,我要是怕了,以后我們驪山還怎么在朝中立足。”
李玥莞爾笑著,“嗯,這才是夫君該有的作風。”
翌日的早晨,這是張陽回長安城的第二天早朝,空氣依舊不太好,街道上還有不少細碎的雜物。(本章完)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