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五十五章 大結局-《我岳父是李世民》
第(3/3)頁
長安城全城就都慌亂,官兵四處走動,紛紛跑向了春明門,被李承乾安排的官兵攔下了。
當眾人得知是天可汗帶著驪山小郡主做的這件事,很是詫異。
此事就此作罷。
貞觀一朝到了十八年就結束了,正乾元年,長安城重新修繕了一番,春明門沒了,有不少城內的房屋都遷了出來,長安城終于不再擁擠,街道一直鋪設到了春明門外。
長安城成了唯一一座缺少一面城墻的城池。
驪山依舊沒有將火炮的秘方交給皇帝,更沒有交給現在的皇帝。
這年的寒冬,風雪飄入關中,蒼茫大地一片銀裝。
有一個身影從河西走廊入關,一路走到關中,他拄著拐杖穿著單薄的僧衣。
大唐的新皇帝登基了,皇帝大赦天下,他終于回來了。
有一群官兵擋住了這個和尚的去路,喝問道:“何方僧人?”
玄奘的僧袍在寒風中獵獵作響,他念了一聲佛號,“貧僧玄奘,自貞觀三年離開長安城,已過十五載,困守沙州五年,如今得以回鄉。”
官兵問道:“你要去往何方?”
玄奘道:“去見一位素未謀面的故人,他在驪山。”
官兵又問:“故人?素未謀面的人也叫故人?”
“他叫張陽,是驪山的縣侯。”
“驪山早已成了禁地,不是你這等人可以進入的。”
“那貧僧就在驪山外等,等到……他能與貧僧相見。”玄奘面色淡然地道。
于是,玄奘與這些官兵擦肩而過,他在驪山外的官道邊搭了一個棚,平日里都住在這里,枯坐著等著能夠見到驪山縣侯的那一天。
寒冬的黑夜中,隱沒在夜色中的驪山忽然有了一點光亮,緊接著這種光亮與星星點點越來越多。
“那是什么光?能夠在寒夜中如此明亮?”
整個驪山都被籠罩在這種光亮中,一時間玄奘也看癡了,他覺得自己出現了幻覺。
玄奘獨自一人在驪山外等了一個月,期間衣食都是官道上的行人給予的。
臘月的夜里,這晚夜空中炸開了一朵朵花卉。
張陽坐在書房內,這里很安靜,能夠聽到外界煙花炸開的聲音,有些朦朧。
李玥坐在一旁整理著自家的賬目,家里很安靜,孩子們都已經睡下了。
張陽忽然道:“我想起了一種舞蹈。”
“舞蹈?”李玥好奇道:“夫君是想要跳舞了?”
“我都快忘了這種舞蹈是怎么跳的,以前聽老師講過,不過也就三五天的興趣培訓,因前三天是免費的,所以我就學了三天,后面就不去了。”
注意到媳婦古怪的目光,張陽清了清嗓子,“我那時候勤工儉學,能蹭就蹭。”
說著話,李玥驚疑地看著夫君站在面前,兩人的手握著,夫君的手放在腰上。
夫妻倆面對著面。
張陽一邊念著,踩著腳步道:“一二三四,二二三四……”
李玥隨著夫君的話語,踩著腳步,稍顯笨拙,但很快就是適應了,舞蹈很簡單一會兒側走,一會兒繞圈。
她的臉上帶著笑意,又道:“這是什么口令嗎?”
燭火下,李玥的雙眸好像有著點點的光。
張陽握著她的手腕繞了一圈,反手再握住她冰涼的手,“感覺怎么樣。”
她抬頭笑道:“我學會了。”
夫妻倆安靜地跳著舞蹈,身影交錯,前進,后退,左移,右移,左轉,右轉。
有時候貼得近,可以感覺到彼此的呼吸。
仿若時光在這一刻也變得很慢,好像就這么就可以過一輩子。
歲月寧靜,日月交替,時光似在驪山靜止了。
兩位嬸嬸年邁了,她們的白發越來越多,此刻坐在華清池邊,聽著池水的水聲。
燭火照映下,可以看到照在窗上的身影,夫妻倆人舞蹈看著很安靜,也很安寧。
兩位嬸嬸看了許久,許久。
……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