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記(三)-《我岳父是李世民》
第(1/3)頁
對驪山來說黃河的治理至關重要,因火車要從潼關一路通往洛陽,潼關北面的黃河能否安穩很重要。
以至于鐵路鋪設的前提,是還要在路面上建設一條高聳的路基。
當年驪山買下了潼關的一處河灘,這處河灘長久地曝露在外,儼然成了一條新路,取代了潼關的關城道路。
這處河灘成了長安各縣貨物的集散地,也是貨物發往中原各地的重要集散地。
如今已有不少販夫來往中原各地與潼關之間,以此運送販賣貨物為生。
驪山在此地修建的車站還未完工,這里已成了許多商販為生的場所,他們在這里進貨五錢的肥皂,賣到遼東乃至江南這些較遠的地方,肥皂的價格便可以賣到三十錢乃至四十錢。
因潼關的建設便利,他們不用遠道再去驪山,而是在潼關就能完成這些交易,并且將貨物運輸出去。
等潼關的車站建設完成了,這里一定會更加地繁華。
鐵路的鋪設自貞觀十六年啟動,從起步開始就沒有停下來過,一直建設至今。
鐵路的路基高有三尺,施工難度很高,為了規避種種風險因素,三尺高是承重的極限,也是鐵路路基的極限。
閻立本策馬而行,聽著身邊工匠的稟報,一邊還讓人寫著記錄。
現在驪山的骨干也有鋼筆使用,以現在驪山的工藝水平,造一支鋼筆至少需要一個月的時間。
而且都是驪山縣侯親手鍛造的,就算是放在驪山,鋼筆也是極為稀缺的。
閻立本注意到了,站在黃河邊的裴炎。
其實裴炎是個做事很專心的孩子,閻立本本想收他做弟子,可孩子是太府寺少卿,這樣的孩子注定不能和驪山走在同一條路上。
正乾二年的一月,大唐的第一個錢行開張了,主管錢糧賦稅,由戶部侍郎狄知遜兼領,由御史臺監察。
因為還在休沐,朝中絕大多數官吏也沒有來上朝。
李承乾只是召見了內閣的幾位成員,岑文本,褚遂良,許敬宗,馬周,段瓚。
幾人開始商議錢行的事宜。
“既然錢行已開設,朕以為可以讓關中鄉民皆把銀錢放入錢行。”
許敬宗行禮道:“或許驪山會同意這么做,但關中各縣不見得會答應。”
李承乾頷首道:“是嗎?”
褚遂良行禮道:“陛下,若驪山開了這個頭固然是好,只是驪山向來善于商賈之事,恐會有人議論,會成為驪山斂財的場所,加之狄知遜多年為驪山縣侯經營河西走廊。”
許敬宗道:“這話未免太過了,錢行本就有御史臺監管,你處處猜忌驪山是何意思,當年狄知遜經營河西走廊可不只是給驪山做事,那是朝中的任命。”
馬周受不了這兩人的爭鋒相對,將話題拉回來,“陛下,未免有些操之過急了。”
李承乾黑著臉道:“按照當初制定內閣的原由,不如投票,諸位若覺得錢行儲蓄計劃可行,舉手便是。”
太極殿內靜悄悄,這一次五位內閣成員沒有人舉手。
李承乾坐在皇位上,好久沒有出聲,怔怔看著眼前五個人,又道:“看來你們都是反對了?”
話語聲在殿內回蕩,五人皆是低著頭沒有說話。
李承乾站起身揮袖驪山。
這是自內閣成立以來的第一次,臣子反對皇帝的想法,并且全票反對。
走出太極殿的時候幾人心情都不是太好。
馬周道:“陛下想要解決當下的困境是好的,可腳步還是太快了,我等應該斧正陛下才是。”
岑文本對此深以為然,去年就是因為朝中的步子太大,這才會導致銅錢貶值,朝中花出去的銅錢太多了。
眼下這個麻煩還沒解決,不想再多生麻煩。
許敬宗道:“陛下的想法是好的,肯邁出這一步的心也是好的,但就是這一步太過危險了。”
岑文本道:“缺少一個契機,如果這個契機足夠好,老夫也能夠準許,但陛下確實操之過急了。”
現在的朝堂不一樣了,內閣成員全票否決了這位新帝的想法。
要放在以前,這是鮮有發生的事情,李承乾登基以來第一次碰了一鼻子灰的。
朝臣有了向皇帝提出反對的權力。
也給了皇權一個枷鎖。
張陽給予朝中新制度造就了現在大唐的集權巔峰,讓皇帝的權力至高無上,也給皇權加上了一個枷鎖。
這使得皇帝的權力就算再大也不能恣意妄為。
今年的開年大朝會依舊是隆重的,諸國使者來朝,今年高盧人又一次向大唐表達他們對西方局勢道歉,并且愿意將耶路撒冷等地界交給大唐。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