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記(五)-《我岳父是李世民》
第(2/3)頁
承天門在煙塵中轟然倒塌。
滿朝文武紛紛停下腳步。
以前這位小郡主炸春明門還不夠,現在又來皇城里炸了。
眾人皆是欲言又止。
都說驪山掌握著火器的秘方,至少不會胡作非為吧?
這小郡主如此行為算是無法無天了吧。
承天門塌了,一眼就看到了宮門后平地盡頭的太極殿。
沒有官兵跑來,也沒有人來過問。
這不過是驪山與皇帝的一場買賣,既然是要重建皇宮,那就要拆掉舊的重新建設新的。
張清清道:“太子,可知為何要炸了承天門?”
李象搖頭。
張清清道:“我外公也就是你皇爺爺考慮過一件事,那就是在太液池的北面,也就是龍首原再建設一座宮殿,但考慮到所有錢糧人力眾多,一直擱置,但驪山擁有逆天時,改地利的能力?!?
“而且重建皇宮省下來的銀錢與人力能夠更多,這比再建設一個皇宮好太多了,當拋卻了許多禮教與繁雜步驟,很多路都是走得通的。”
這姑娘講話越來越像驪山縣侯,尤其是眉眼中的篤定與談吐的樣子,與張陽當年的時候一模一樣。
一直以來聽之任之的李象回道:“姐姐的想法錯了?!?
“嗯?”
張清清有些詫異,這傻太子竟然反駁了。
李象回道:“非是因受限于人力物力,而是現在的驪山掌握著關中絕大部分的人力資源,朝中不得不依仗驪山,父皇會將這等工事交給驪山,正是因為此事交給驪山,比皇帝親自下命要好的多?!?
“父皇從來沒有親自下令重建皇宮,而是姐姐向皇帝談生意,而談成了這個買賣,往后成敗與否也都是驪山的事,與父皇無關,外界的議論也與父皇無關,只與驪山有關?!?
“再者說,驪山掌握如此龐大的人力資源如果不為社稷做點什么,世人皆會指著驪山。”
張清清沉默良久。
這傻太子不說話也就罷了,一開口就說了這么多。
“原來你懂得這么多。”
李象回道:“這都是弟弟聽旁人的議論,而自己想出來的緣由,讓姐姐見笑了?!?
張清清對他道:“你讓他們將這里收拾干凈,明天我還來。”
李象躬身作揖道:“弟弟這就安排?!?
回到驪山,張清清站在華清池邊心情不是很好。
張心安吃著小慧姨姨做的糕點,道:“小慧姨姨懷著的孩子快出生了,就這些天了?!?
張清清又道:“小武姨姨什么時候娶進門?”
張心安嘴里嚼著糕點,坐在姐姐的身邊,低聲道:“外公與外婆已經在準備了,娘最近在準備小武姨姨的嫁衣,多半就是這些天了。”
“不過這件事是外公與外婆在主持?!?
“況且,聽聞朝中有人向皇帝進諫讒言,讓皇帝迎娶娘的弟子小武姨姨,以此來制衡驪山。”
張心安不屑道:“朝中還是有賤人的。”
心安的認知中,驪山的利益要放在首位,其次是爹娘的主張,爹娘說的話與決定都是對的。
張清清很是認同地點頭。
比起李象,其實心安這個弟弟一點不笨。
相反的,他很聰明,聰明到能夠將驪山的利益放在首位,并且知道朝中的險惡用心。
就算是皇位上的那位舅舅對驪山不下手,朝中這么多人,他們難道就不想動驪山這個關中最富庶的地方嗎?
人心并不都是向善,這世上永遠都有壞人。
姐弟倆從小就知道,皇權對驪山來說并不是真正的合作伙伴。
皇權與驪山是互相博弈與交易的對象。
可以互相合作,也可以作為對手。
如果當年爹娘因外公,而無法作出絕對的敵對。
倒是姐弟倆心中沒有這么多的負擔,他們對皇宮沒有太多的感情。
翌日,張清清帶著驪山的工匠再次來到了皇宮。
李象與昨日一樣,親自在朱雀門前迎接。
張清清對他道:“你的話語錯了,其實重建皇宮的事并不是驪山的意外,而是你皇爺爺的囑托?!?
李象的神情多了幾分疑惑。
“你也不用多想,至少在外人看來是這樣的,其實早在你皇爺爺退位之前,就已與我們驪山簽訂了契約?!?
“原來如此,此事孤倒是不知曉?!?
李象低聲道。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