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當9部履帶式裝甲農用車,以及6部無裝甲6輪農用車駛入布雷默頓時,真正的戰爭開始了。 在小鎮的主干道上,巡防隊員嘗試著進行一輪射擊后立刻變得不知所措。 子彈打在那些鋼鐵汽車上根本無法造成傷害。 這個年代不是沒有內燃機或者蒸汽機驅動的汽車。 但從來沒有人嘗試過在那些汽車上加裝鋼板作為武器。 原因再簡單不過,那就是如今的汽車可靠性實在太差,再增加自重的話,不用敵人射擊,自己就能成為一堆廢鐵。 這時候,大明陸軍目前列裝的亨利1860步槍就顯示出了優勢。 倒不是說大明戰士都趴在車廂翻斗上射擊。 為了多運兵,這些車斗上人員十分擁擠,作戰時必須有一部分人下車。 在裝甲車輛的保護下,步兵能夠更加輕松地快速抵近射擊。 如此,就能最大程度地規避亨利1860彈丸輕,殺傷力小的缺點。 而它射速快的優勢則顯露無疑。 簡單來說,這種槍就是一種弱化版的沖鋒槍。 雖然朱富貴知道在未來沖鋒槍的戰術地位會越來越低。 尤其是AK47,以及AK47的縮短版Aks74u等一系列使用中間威力彈的突擊步槍問世后,沖鋒槍連當做二線士兵自衛武器的資格都沒了。 但還是那句話,暫時莫得文明值搞那些高級貨。 而沖鋒槍作為二戰城市戰的當紅辣子雞也有它的可取之處。 至少在二戰及二戰以前,沖鋒槍才是真正的近距離格斗之王! 在“步坦協同”作戰的鋼鐵細流沖擊下,巡防隊的抵抗猶如蚍蜉撼樹被輕松瓦解。 不過布雷默頓的準軍事力量和不只是巡防隊一支。 還有騎警和稅務警察,甚至是大部分居民都是大西雅圖地區一個名為“上帝之劍”的民兵組織的成員。 很快布雷默頓教堂的鐘聲響了起來。 就如同中國人下南洋喜歡先修祠堂一樣,歐洲殖民者每到一處同樣必修一座教堂。 甚至在整個布雷默頓,最高達,最牢固的建筑并不是鎮政府或者酒吧,而是位于鎮中心的教堂。 在早期印第安人實力還強大的時候,白人據點一旦受到襲擊,他們就會龜縮進教堂。 而這一次他們同樣如此。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