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所謂萬歲爺的安排,其實是大明即將開始的一件新政。 那就是從造船業開始,大明民辦工廠的口子逐步放開了。 茲事體大,伊藤博文自然不會隨便透露口風。 一直以來,大明的經濟體制基本為單一的皇家所有制,朱富貴本人是大明境內唯一的地主與唯一的資本家。 不過經過兩年的經濟發展,大明民間已經積累起相當數量的資本。 這些資本不光光是朱富貴發下去的工資,也有知識、技術這樣的無形資本,甚至還包括日漸充裕的人口。 朱富貴貴為天子,大包大攬一切畢竟不可能是長久之計。 朱富貴本身對于百年之后大明皇族的定位也不過是比泰國王室尊貴一點,比沙特王室富裕一點,比倭島王室腰桿硬一點,比英國王室長壽一點而已。 所以朱富貴從來不排斥民間資本參與大明的建設。 甚至將會成立富貴銀行,支持民間企業家融資。 但這是一把雙刃劍,必須慎之又慎。 比如說,這次開放造船及近海航運業,朱富貴便是打算借鑒澳門博彩業的經驗,以發放牌照的形式進行。 之所以要如此小心,自然是因為必須避免許多后世已知的問題。 比如說,要防止一船、二船兩家皇家企業高級技術人才被挖的可能性。 由于一船、二船接受的是水師訂單,利潤率本就相對固定,而且利潤大頭需要上交朱富貴的內帑(由于需要向系統采購物資,朱富貴的內帑如今也是國庫)。 所以單純從發放工資來看,兩家皇家造船廠很有可能會低于民營企業。 雖然皇家企業職工的福利更有保障,但畢竟大明復辟也才兩年,朱富貴不確定自己的信用能不能抵消那部分差價。 又比如說,民間資本不服從政策導向,甚至與洋人的資本財閥勾連的問題。 身為大明一份子,卻與洋人頂級富豪眉來眼去,甚至與洋人的千金小姐暗通款曲,乃至將商業談判都談到床上去了! 這種發生在大明內部的駭人聽聞的可怕事件,實在是不應該發生第二起了! 這是要堅決嚴防嚴控,嚴厲打擊的! 諸如此類的隱患還有不少,不一而足。 所以,萬全起見,朱富貴必須確保自己能將那些民間船廠拿捏在手中,隨時可以捏扁搓圓。 …… 除了開設銀行,發放造船、船運牌照之外,大明朝廷未來兩個月主要推進的第二項議題是擴軍備戰。 與林肯政府爆發可控規模的沖突,是符合大明利益的。 但戰爭總得有個由頭。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