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之前美國人因為內戰外加開化度相對較低的關系,被默認開除了白籍。 畢竟毫無底蘊又處于分裂中的美國,根本算不上是什么列強。 但這一次,大明代表黃種人板上釘釘地擊敗了白人,干凈利落,無可置疑。 這不僅僅是大明的勝利,這是整個東亞的勝利。 從半島上傳播東學思想的天道教宗崔時亨,到緬甸叢林中與英印殖民軍作戰的緬人武裝; 從江南書齋不滿足于讀圣賢書的年輕學子,到南洋橡膠園中流血流淚的華人勞工; 不管這些人對于天朝上邦是什么態度,祖上有沒有抗拒過大明天兵,又或者干脆將大明視作洪水猛獸,當他們聽聞明法戰爭大明大獲全勝消息的時候,全都大呼小叫地赤足狂奔,淚流滿面。 甚至就連一部分滿人和蒙古人,在久久沉默之后,也忍不住在心中喊上一句牛逼。 可以說,這一仗打出了亞洲人的精氣神。 以至于我大清與法國人談遼餉的時候,都敢多還價了幾兩銀子! · 不過話說回來,大明這一仗勝的其實并沒有旁人認為的那么輕松。 調動全國一半的軍隊,長達半年出國作戰,這對于任何一個國家來說都是巨大的負擔。 無論是糧食消耗、物資消耗還是人力消耗,這都不是一個小數目。 好在日本是個農業大國,人力資源也算豐富,較大地緩解了大明軍隊的補給問題。 而且僅此一仗,大明軍隊也算是脫胎換骨,有了些許列強氣象。 不過代價依然是巨大的。 比如說,由于大明一半的軍力返回亞太,造成了北美戰局的反彈。 原本已經推到密蘇里河沿岸的實際控制線,又被揚基佬推回到了普拉特河流域。 真要從土地面積和耕地面積來較真的話,大明這場平倭戰爭其實還打虧了。 就倭島的那點自然資源和農作物產出,真比不上那些戰略舍棄的土地。 當然,打仗不是這么算的。 平倭戰爭獲得的人口、海權、正統性、強宣稱,都遠不是去北美中央大平原占幾塊無人土地能比的。 而且在北美丟掉的土地又不是回不來了。 到時候再去和林肯老伙計邊打邊談就是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