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當走出歸化司的時候,宮崎馬發現天是這樣藍,草是這樣綠,世界是這樣的好看。 路過富貴百貨公司的時候,他忍不住又瞄了一眼落地玻璃,只見玻璃反光中的那個少年依然瘦弱,衣裝依然破舊,但身姿卻不知為什么挺拔了許多。 這……就是成為大明人的感覺嗎? 邁著輕快的步伐來到招待所,惠子早已憑欄遠望,見到兒子歸來,踩著木屐飛奔出來。 “母親大人,我做到了,我做到了!” “媽媽知道,媽媽知道你一定能成功的……” 惠子摟著兒子,眼睛也紅紅的。 老實說,作為一個三十多歲的婦人,帶著兒子遠渡重洋來到陌生的國度,說是不害怕,那是不可能的。 如果不是當初兒子告訴自己,他被皇軍看重,有可能成為明人,去鳳都念書時那張無論如何都掩飾不住渴望的面容,惠子是一定不會答應那樣瘋狂的想法的。 而現在,他終于做到了! “媽媽為你驕傲,孩子!” 惠子捋了捋兒子的頭發,然后問道,“那么接下來,我們應該怎么辦呢?趙桑的援金雖然還有很多,但……” 趙桑就是三師八團的團長趙喜柱,也是惠子母子的引路人。 趙喜柱目前還留在日本剿滅膽敢違逆大明的頑固匪徒,惠子母子臨走前,他交給了惠子五十元大明寶鈔作為生活費。 如果知道50大明寶鈔相當于30多兩銀子(約1萬2千多人民幣)的話,惠子是絕對不敢收下這份援金的。 想到那位熱情開朗,但是面對洋人惡徒又冷血兇狠的大明軍官,惠子不知怎么的,居然感到臉上有些發熱。 “母親大人你放心吧,我有皇家陸軍的推薦信,可以免試入學國子監預科,只要學習成績優異,就能拿到足夠維持生活的獎學金。” 宮崎馬沒有注意到母親的異常,興奮地說道,“我聽趙團長說,今年六月萬歲爺會再開恩科,如果我運氣好,說不定還能提前考上大學呢……” 國子監預科就是國子監附中,是一所初高中的混合物。 成為國子監預科的學生雖然前途光明,但如今不少年輕人更傾向去念職高。 這個時代,職高畢業的學生也是各大工廠、部隊歡迎的人才。 尤其像是輪機修理職業學校,更是被人戲稱為水師中學堂,那里的學生一畢業,水師就會搶著登門選人。 而水師的待遇,眾所周知地無比豐厚。 總得來說,明法戰爭之后,大明必然會吸引到不少思想進步的偽清學子偷渡前來投效。 不過大明如今人才依然極度匱乏。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