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結尾則會附上中村草田男的俳句:降る雪や明治は遠くなりにけり(雪落而明治漸遠) 這些句子雖然唯美,但充斥著日本人改變不掉的民族性格中的小家子氣,以及那種執著于死亡的變態審美。 反正朱富貴是怎么看,都覺得它預示著維新日本豪賭三次國運,最后徹底失敗的結局。 實在太不吉利了! 因此朱富貴給這部大明版本的《坂上之云》準備的開文簡單明了,只有簡簡單單的八個大字: 明雖舊邦,其命維新! 這場轟轟烈烈的德武朝維新,將以為了躲避甲申國難,久居日本的華僑森上、鄭永寧兩人,以及倭族文學青年伊藤信三人的視角徐徐展開。 沒錯,《坂上之云第一集:大明の永歸》的劇本正是由大明著名軍旅作家、優生學的創始人、云南森氏的海外遺脈,森下上校根據天子的旨意進行改編的。 劇中森上的原型自然就是他森下了。 而鄭永寧則是鄭成功留在日本的,一母同胞的弟弟田川七左衛門的第八世孫。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這部《坂上之云》也算是《民族英雄朱成功》的續作了。 在《民族英雄朱成功》一劇中曾有這樣的情節: 田川氏離開日本與長子會和時,曾珠淚滿腮,再三叮囑次子不可忘記故國,不可忘記父兄。 最終田川七左衛門也正是這樣做的。 他一生都傾其所有,幫助兄長抗清復明的事業。 當田川氏殉節的消息傳到日本時,“七左衛門詣扛戶,請赴明戮力成功,滅清以報仇”,并多次致書兄長成功,要求回國參加抗清,七左衛門的請求惜不能如愿,仍不斷輸送人力、物資供應其兄,且維持組織海上貿易命脈,直到德川幕府鎖國。 而田川七左衛門之子,便已經恢復了鄭姓,一直以大明遺民自居。 歷史上,鄭永寧在明治維新后成為了日本駐華公使,對于韃清他顯然是沒有什么感情的,在朝鮮問題上還給李中堂上過眼藥。 但如今時代不同了,鄭永寧已經恢復大明衣冠,在鳳都干校中接受最先進的大明皇化教育,未來必有所作為。 總而言之,《坂上之云第一集:大明の永歸》以1855年三個摯友,16歲的森上、鄭永年、伊藤信相識為始,至1865年大明平定扶桑為終,記敘了這波瀾壯闊的10年間的歷史。 故事中穿插著黑船事件的余波、天平天國的渡來消息、公武攘夷的斗爭、遇到大明的撥云見日、以及為王前驅,為明師帶路,讓大明重返東亞的無上榮光…… 如果說《民族英雄朱成功》是古老東亞陷入黑暗、陷入失落的兩百年的無奈悲歌,那么《坂上之云第一集:大明の永歸》就是東亞燈塔重新明亮的序曲。 這是時代的電影,這是德武一代人的電影。 未來每過數年乃至十數年,《坂上之云》都會開拍一部續集,將這一代人波瀾壯闊的一生用膠卷永遠記錄下來,作為上祭先人,下醒來者的寶貴資料。 ·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