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聽到大明兩個字,莫慧蘭本能地想要捂住兒子的嘴巴。 可轉念一想,在這里,大明好像根本不是什么禁詞來著,就連小販都敢當街售賣明布明米,而且被當做是足以和洋貨匹敵的高級舶來品。 “飛鴻,你舅舅說在外頭混了些基業,咱們如今去投靠與他,一定要生事知道嗎?”莫慧蘭再次叮囑道。 “娘你放心,孩兒知道的!” 少年,或者說黃飛鴻拍了拍胸脯,又道,“不過話說回來,莫白舅舅在大明到底是干嘛的啊?” “娘也不知道。” 莫慧蘭搖搖頭道,“咱們走街串巷賣把式的,居無定所,他的信能送到就不錯了,內容已經是好些時間前的,反正他說那兒是個盼頭。” 莫慧蘭沒有告訴兒子,她弟弟在信上說自己每個月能掙4兩銀子。 在莫慧蘭看來,這不胡說八道嘛! 4兩銀子! 七品縣太爺一年的朝廷例銀也就四十幾兩銀子,他能比縣太爺的例銀還多? 要不是弟弟為人向來老實,而且這封信上用的也是以前莫家鏢局的暗語,莫慧蘭幾乎都要以為自己收到的是假信了。 莫慧蘭也不確定弟弟為什么會賺那么多錢,唯一能想到的可能性大概就是他做了生意,東家比較慷慨吧。 從寫信的日期看,那封信是同治二年年底寫的。 距今已經兩年多了。 也不知道莫白他有沒有當上掌柜了。 莫慧蘭覺得弟弟莫白為人聰明,樣貌堂堂,加上東家這么器重他,現在應該說不定已經當了一家店鋪的掌柜。 如果這樣的話,倒也是一件好事。 本來莫慧蘭是不想勞煩弟弟的。 可這一次,兒子俠以武犯禁,在佛山打了一個旗人的少爺,惹上了大麻煩,這才想到去海外避一避。 嘆了口氣,說實話,莫慧蘭覺得真是前途難料。 …… “這位差爺,請問這邊有沒有去花旗國的海船……” 碼頭上,莫慧蘭好不容易找到一名看上去比較敦厚的淮勇,忐忑地上前問道。 廣東話和安徽話相差實在有點遠,雙方連比帶劃才勉強交流。 一聽對方是要去“花旗國”,淮勇立刻眼睛一亮,連忙告訴莫慧蘭和兒子留在此地不要走動,自己則撒腿飛奔而去。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