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反正在朱富貴看來這種病態的鄉土情結簡直莫名其妙。 更不要說綠帽谷的原型極有可能就是如今大明的新津農場地區。 無論是新津地區,還是這座名字爛大街的伯明翰小城,說到底有個屁的歷史? 要說有歷史,那也是印第安人的歷史。 偷了一樣東西幾十年,就生出了主人翁的感情嗎? 理解不能。 所以,大明這邊懶得和他們扯皮,放棄了收購,而是在小城郊外花錢購買土地重新建了一座小型電影院。 雖然麻煩一些,但省得浪費口水,而且按照當地法律,購買這塊土地之后還能免稅五年。 在伯明翰政府看來,這種偏僻的土地根本沒有人愿意買,既然這些東方人愿意當冤大頭自然求之不得。 至于說免稅條款…… 沒看到城里的澀情歌舞院都快倒閉了嗎? 東方人搞的這家古怪的劇院一沒有好地段,二沒有足夠火辣的姑娘,肯定更加開不下去。 · 蘇珊娜很幸運, 因為她發現小鎮中不止她一個人要去伯明翰看電影。 她的好姐妹露西和溫蒂同樣是輪盤抽獎的幸運兒。 溫蒂是鎮上藥劑師的女兒,家產頗為豐厚。 她租了一輛大篷車,天還沒有亮便與兩位姐妹一起趕往了伯明翰。 馬車只有兩匹老馬,速度不快,但畢竟只有三十公里,大約八點鐘的時候,她們便趕到了目的地。 因為使用了預制板建材,光明(Bright)電影院在一個月內就建成了。 不過它的外部涂裝和內部設施并不會因此而顯得簡陋。 在伯明翰當地,“中國佬(chink)”這個詞,除了原本的蔑視意味,已經多了一層傻帽、凱子的意思了。 因為這些中國人居然用珊瑚、玳瑁、珍珠、大塊的平板玻璃、鋁這些昂貴的東西來點綴他們的劇院。 要不是因為伯明翰最游手好閑的一批年輕人已經去參軍了,而且大明有一支20多人荷槍實彈的部隊駐守在此,這座劇院早就被洗劫一空了。 為了維護大明在境外的利益,朱富貴在之前的《明美21條》中為大明爭取到了重要商業節點駐軍的特權。 蘇珊娜三人到來時,第一眼便見到了這些戴著藍色貝雷帽的年輕小伙子。 沒錯,區別于一般野戰軍和錦衣衛,這些為了大明海外利益,或者說,為了維護地區和平穩定的大明軍人有著不同的制服。 貝雷帽這種帽子總得來說并不太適合東方人的圓形顱骨,不過藍色貝雷帽是個特例。 朱富貴一直向往那些前往非洲的子弟兵們。 這些從楊六統領的特戰隊選拔出來的戰士身材高大勻稱,肌肉結實,配合著修身的特戰服與藍色貝雷帽,野性的美感十足。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