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如此想著,睦仁叼起辮尾,精赤上身,用麻布裹著石頭,開始繞著自己的木屋負重跑步。 如果仔細看,還能發(fā)現(xiàn)他手里還拿著一本雜志,每跑脫力了,他便拿出雜志看上一看,立刻便能咬牙堅持下來。 這本雜志的名字叫做《萌芽》,雜志名字中暗含“明”字,這顯然也是一本大明的官方雜志。 而睦仁不斷翻閱的,便是其中一篇文章《夏令營中的較量》。 這篇文章的作者正是睦仁心中的第一大倭奸,數(shù)典忘祖的會津藩武士森下乃一郎。 不過雖然對于森下這個狗倭奸非常不齒,但睦仁對于他文章中的內(nèi)容還是相當重視的,幾乎已經(jīng)可以全文背誦。 “這是一則十年前的舊聞了,余也是偶然間才想起來,在此分享給大家。 那是丙辰的仲夏時節(jié),余隨父親回云南祭祖,正好路過浙江雁蕩,他說要拜訪一位故人。 很幸運,因為家學淵源,我在那天第一次見到了萬歲爺…… …… 那時候我已經(jīng)十五歲了,并且天天練習拔刀術,怎么會將一個九歲的孩子放在眼中呢。 我提出要參加萬歲爺?shù)奶貏e夏令營,讓他們看看日本武士的意志。 …… 我失敗了,一敗涂地。 無論是負重五十公斤,五十公里越野跑,還是忍耐饑餓一周時間的意志磨煉,我和其他日本少年都完敗給了萬歲爺和他的伙伴。 看著萬歲爺健步如飛的身影,我無比慚愧。 那時候我才明白,日本少年在起跑線上就已經(jīng)輸了,江戶時代的日本人,是垮掉的一代日本人。 不過好在,我并不是日本人,我是云南人。 但無論如何,在那一刻,我明白了,東亞民族若想復興,只有眼前這個少年才是希望。 萬歲爺顧及我的顏面,并沒有將此事傳揚出去。 在那之后,我回到了父親的身邊,他也正好辦完了事體,我們便一塊趕往曲靖的故鄉(xiāng)了。 這就是我與萬歲爺初識時候的故事?!? ·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