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這些灌木是天然的掩體,使得斥候們能更加方便的對鐵絲網進行破壞。 又比如說,結扎鐵絲網時帽石、耳墻與墻身只是胡亂的編扎在一起,固定性和防護性都十分堪憂。 總而言之一句話,這些鐵絲網與其像是用來防御軍隊的,不如說更像是用來圈養牛羊的,實屬業余。 盡管如此,莫白和趙喜柱也最終決定不一鼓破之,而是做好臨時工事,穩扎穩打,圍點打援。 這是因為定國軍本身就只是佯攻部隊。 早在7月份的抗美援墨吹風會上,朱富貴就定下了本次戰爭的12字方針,其中第一條就是“假途滅虢”。 因此除了墨西哥的利益,其實大明也準備打草摟兔子,將孤星共和國也一并消滅。 路易斯安娜州聽名字就知道是法裔極多的一個州,孤星共和國中法裔的影響力也相當大。 所以不把這個軟柿子提前捏爆,大明入墨部隊的背后始終懸著一根刺。 從地圖上消失的武穆軍如今正蟄伏在明、墨、孤星三國的交界地區。 他們將仿效二戰中的德軍機械化部隊借道比利時,繞開馬奇諾防線的戰略,借道孤星共和國,從墨西哥東部走廊奇襲墨西哥城腹地。 · 諸葛一生唯謹慎,而有著美洲小諸葛之稱的朱富貴同樣也是一個謹慎的人。 之所以會選擇這個看上去似乎有些風險的作戰方案,實在是因為生擒拿三的誘惑實在太大了。 50億法郎??! 這誘惑誰能抵擋得住? 況且經過反復推演,高度機械化的武穆軍深入閃擊的風險也未必有多大,完全值得賭一把。 莫白部自然只能作為佯攻的輔助角色了。 而莫白一貫在作戰上表現出不符合年齡的成熟,他安營扎寨、穩扎穩打的作戰風格,最是適合對敵人的戰略空間進行壓縮,使他們進退失據了。 實際上,自從第三軍拒絕了呼聲很高的白起軍番號,莫白小白起的諢號就漸漸沒人提起了。 現在很多人都稱呼他為莫剃頭。 仔細想想還真有道理。 無論是倚重工程、打“呆仗”作戰的風格,還是對于俘虜毫不留情的心狠手辣,莫白與曾國藩有著許多共同點。 與此同時,癡迷于機動力量和奇兵閃擊的戚文長,則有了美洲之狐的美名。 一個打呆仗,一個打神仙仗,兩位大將都有著美好的未來。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