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架設拿三陛下從明軍剛剛從地平線露頭便發現了他們。 且拿三陛下身高約為1.7米,他的愛駒肩高約為1.5米,那么可以估測,當他騎在馬上時,目視高度H≈2.2米。 人所站的點為A,目視的終點為B,地心為O,這樣一個ABO三角形就可過地心切出“地球平面”;把它假設為圓形。 該圓半徑為R,人的目視高度為H,目視距離為L,根據勾股定理則有: R^2+L^2=(R+H)^2 因為目視到地平線的這條“視線”,理論上與上述圓形相切。 此處地球半徑R≈6371004米,H≈2.2米。 計算可得L≈5294.6米。 也就是說,即便拿三陛下第一時間發現武穆軍,第一時間下達命令,留給法軍的調整時間也已經少得可憐了。 實際上,戚文長幾乎是與拿三同時下達戰斗命令的。 只不過,擁有車載電臺的武穆軍中軍令的傳導速度堪比擁有了髓殼的脊索動物神經,得到了數倍地增幅。 所以當法國人的傳令官還在策馬在前后隊伍間狂奔的時候,武穆軍已經開始進行車隊調整了。 巴贊判斷武穆軍沒有足夠數量的步兵,其實并不完全正確。 武穆軍嚴格來說完全算不上什么機械化師,而只是摩托化步兵師而已。 因為缺少足夠多的步兵戰車和坦克,因此步兵沖鋒依然是武穆軍最主要的作戰力量,大量的汽車和摩托車只不過是用于增加機動性而已。 原理和龍騎兵類似。 3000~5000米,正是摩托化步兵師最佳的發起進攻區域。 在戚文長的指揮下,武穆軍車隊在敵前3000米處停下,步兵開始下車。 之所以選擇這個距離,是防止珍貴的農用汽車被敵人火炮擊毀。 農用汽車一部就是數萬文化值,是最珍貴的戰略物資,要盡量避免進入敵人火炮的射程。 反而是挎斗摩托車,價格便宜,量又足,而且目標較小,叫靈活,不容易被火炮擊毀。 只要在挎斗上加裝一臺加特林,在車后面再插上一面日月旗,內味就出來了。 從1000輛農用車上一共下來了1.5萬步兵,平均一部小小的爬山虎需要載15個人。 從運載力上來說,15個成年男子算上裝備也就一噸多,完全沒有問題,甚至還能先鋪上幾層糧食和子彈,再坐人。 不過15個人可不像是一噸磚頭那么好疊。 15個大男人擠在爬山虎的翻斗上跋山涉水,轉進幾千公里,實在是一件艱難的事情。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