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因此即便是威廉一世也認為此時不干特娘的法蘭西一炮,實在是對不起神羅的列祖列宗了。 所以普魯士如今國王和首相達成了空前的意見統一。 那就是必須擊敗幕后控制著南德意志諸邦的法蘭西人,實現德意志除奧地利意外地區的統一。 而想要做到這一點,大英帝國自然是最重要的一環。 某種意義上來說,只有穩住英國人,讓他們繼續奉行光榮孤立政策,擊敗法國才在技術上有實現的可能。 這需要俾斯麥高超的斡旋技巧和外交手腕。 其次,就是尋找更多的盟友。 現在是1867年,比起歷史上普法戰爭開始的1870年要早三年。 不要小看這三年,由于前年打了丹麥,去年打了奧地利,普魯士的戰爭潛力并沒有得到良好的恢復。 可是法蘭西又偏偏處于最虛弱的時候,這樣的機會時不可待。 所以哪怕冒著國內冒煙的風險,威廉也想要搏一搏。 為了增加成功率,尋找可以信賴的盟友就顯得至關重要了。 只不過,普魯士如今十分貧窮,用以結交盟友的資源有限。 好鋼必須用在刀刃上。 目前普魯士最重要的盟友是在去年普奧戰爭中共同進退的意大利人。 雖然在去年的戰爭中,意大利士兵起到的作用很有限,但這是普魯士在歐陸能找到的唯一盟友了。 而且因為侵略教宗國,意大利同樣受到法國人的打壓。 所以此次對法作戰,意大利大概率會依舊支持普魯士。 威廉一世為擁有如此靠譜的盟友而感到欣慰。 除了意大利之外,普魯士還要尋找新的盟友。 歐洲找不到,就去歐洲之外找。 大明雖然是異教徒+黃種人,不過還是那句話,普魯士實在是沒有太多選擇。 作為以神羅傳人自居者,普魯士人與異教徒結盟是要慎重的。 這一次外交天賦拉滿的俾斯麥自告奮勇,要求親自前往鳳都向明國皇帝祝壽,以便實地考察與大明結盟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他要用自己這雙慧眼看一看,普魯士究竟應該向明國壓多少寶。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