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總體來說,這些土邦王公以前差不多也就是部族酋長、城市市長的水平,讓他們制定經濟計劃肯定是不可能的,但用鞭子抽著干活還是可以的。 在鴻臚寺給他們制定了KPI考核指標。 能否完成指標意味著他們是否有資格參加來年的朝貢。 因此各個土邦王公對此非常重視。 考核的具體項目有很多,但最重要的一項是控制本國人口。 土子,聽明叔一句勸,不要再生了! 因為這里的水很深。 多一個人就是多一張嘴吃飯,就是給地球母親增添一份負擔! 你阿茲特克人多吃一口玉米,大興安嶺里頭就升起一股煙啊! 聽明叔的,只生一個好,人口紅利都是虛擬的,你把握不住! 讓叔來…… · 讓阿茲特克各土邦少生點人,當然是大明的善意了。 畢竟按照目前阿茲特克700萬人口的規模,未來控制在5000萬以內,還能跟著大明喝口湯。 要是和原本歷史中那樣膨脹到1.3億,你看明叔削不削你就完事了。 除了少生,土邦王公另外一項重要的KPI考核就是勸農桑了。 朱富貴要求他們繼續推廣蠶桑、茶葉、煙葉、水果、蔬菜、花卉等一系列經濟作物的種植,讓阿茲特克的農民們不要躺平,麻溜地起來種地。 等到支援普魯士,通往新欽的“豬肉鐵路”建好,大明就準備延長原有的西線濱海鐵路,從新穗一路向南進入阿茲特克邦聯。 戰時運兵,平時就作為“果蔬和香煙鐵路”。 至于蠶桑、茶葉這些東西,確實是中華民族的瑰寶。 不過在這個時代已經不可能再壟斷了。 朱富貴也沒有必要客氣,在日本和墨西哥都大面積推廣種茶種桑,與阿薩姆的英國佬狼狽為奸,一起打擊我大清出口創匯的主力。 這么做,當然也會在大清國內造成小農破產。 但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 小農和小地主們不破產,低效的農業經濟不打破,我大明哪來的移民呢…… 至于中間可以預見的苦難,就如同太平洋上依然難以避免的1‰船難率一樣,是時代的一粒灰,落在了不幸者的身上,變成了巨石大山…… 朱富貴也只好想辦法敦促唐國公府和楚國公府,繼續開足馬力,力爭盡快讓更多的中華兒女上船,不要再在擁擠的故土內卷了。 要外卷,不要內卷。 加入大明來一起去卷英國紳士和華爾街天驕丫的。 總之,在大明慈父朱富貴充滿善意的目光中,阿茲特克聯邦將以種地共和國的形式,在未來始終為我大明死守30億畝耕地紅線做出最大的貢獻。 至于河南、安徽、蘇北等等這些小老弟,你們歇歇吧。 該建大工廠建大工廠,該建大學城建大學城,該建CBD建CBD。 或者建個大游樂場也行。 就是別再種地了。 種了八千年了,該歇歇了! 這是慈父最后的溫柔。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