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此次對俄作戰,陸軍動員總兵力僅僅2.5萬,抽調各軍中較為耐寒的精銳組成大明第四軍,番號暫定為皇家極地遠征軍。 (一軍:武穆軍,二軍:定國軍,三軍:鐵道軍) 遠征軍摩托化率超過一半,并擁有70輛超輕型坦克,300門火炮。 之所以部隊規模較小,主要是因為在西伯利亞鐵路尚未修建的如今,沙俄在遠東的投放能力實在有限,大明沒必要投入不匹配的資源,造成浪費。 根據文獻,直到1920年,沙俄在遠東的移民也只有40萬而已,其中一半以上都是在1904年西伯利亞鐵路貫通之后移民的。 所以如今在遠東及阿拉斯加的沙俄移民,再是如何大膽估計都不會超過五萬人。 就算毛子人均戰斗民族,男人都能手撕狗熊,女人都能扛著原木橫掃千軍,朱富貴相信2.5萬精銳的大明天兵也足以讓他們消失在皚皚白雪之中了。 對于大明的戰士們來說,最大的敵人恐怕不是俄國人,而是可怕的天氣。 如何在極地氣候下生存下來,安全過冬,并準備好來年開春俄國人必將到來的反擊,這才是皇家陸軍極地遠征軍最需考慮的問題。 因此,兵部并沒有安排他們直接前往外東北地區,而是先前往氣候接近的熊島駐扎。 在那里,遠征軍們將由之前有過極地訓練經驗的特戰隊員進行專門的指導。 等集訓2個月后,他們將在9月中旬,最適合極低凍土作戰的時機登陸阿拉斯加和遠東地區,對能夠發現的一切沙俄目標進行犁庭掃穴,并控制主要城市。 如果過早進入這些地區,就意味著大明將完全放棄坦克這一陸戰大殺器,以及車輛補給。 因為尚未經過建設的極地凍土在盛夏的時候將會變得異常泥濘,根本無法通過重型裝備,甚至連人帶馬都會陷進去。 為了避免出現“報告長官,我們的坦克又沉了”的情況,朱富貴特地選擇了這個時間點作戰。 當然,這同樣也是那位奧地利畫家留下的寶貴經驗。 這是列寧格勒保衛戰的時間。 · 在正式對俄作戰之前,朱富貴將目光向南移,放在了長江中央的一處重鎮——武昌。 江湖傳言,做大明的狗就是最大的幸福。 這可不是空穴來風。(勿糾錯) 只要為大明做事,朱富貴向來是不會虧待之的。 更何況,左公在如此情況下,居然毅然決然放棄了浙江的基本盤,抬棺入疆,進行真正的國戰。 這樣的胸襟氣度,又怎能不令人浮一大白? 既然歷史上蘇勛宗能夠一聲令下,重型運輸機從全球調撥物資,將600輛T-55、T-62和PT-76坦克,300輛BMP-1履帶式戰車、BTR-60和BRDM-2輪式裝甲車,400門火炮、迫擊炮和火箭炮,外加百余架固定翼飛機和直升機,總計10億盧布的物資頃刻空投到埃塞比亞…… 那么我大明慈父朱富貴自然也能一聲令下,用塞滿長江的輪船,給左宗棠送去收復西域的海量物資以及技術指導。 從方便面到豬油子彈,從鍋駝機翻斗車到培根罐頭,朱慈父的愛將伴隨著楚軍拔千山涉萬水,走出比他們在歷史上更遠的一步。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