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而且海魚還能用來作飼料,甚至是作肥料。 如果不加強管理的話,無知而貪婪的漁夫一定會用絕戶網把朱富貴留給子孫的內海禍害掉的。 所以大明的漁政船不用沖鋒在前開疆擴土,但是對于漁夫的管理一刻都不能放松。 這便是大明近海的日常。 除了海岸線的景色,鐵路線另外一邊山巒的景色也不錯。 由于極端的地廣人稀,大明的鄉野真的有了一些田園牧歌的味道了。 至少不需要一勺糞水一勺糞水地去精耕細作了。 米畜濫用農藥化肥導致土地板結,這一模式固然不對。 但機械化的大生產方向是絕對沒有錯的。 除了南部防滲透的人工長城地帶,其實大明的自耕農極少。 因為機械化耕種,獨家獨戶的自耕農是很難與大明的農墾師團進行成本和品控的競爭的。 根據德武六年的數據,大明超過76%的本土農產品來自于各個農墾師團。 自耕農主要生產一些小眾的瓜果蔬菜,改善附近都市居民的口味。 實際上,在城市和工廠中處處都是機會的時候,農村是很難留住人的。 南方山地的客家人如果沒有補貼,說實話也很難堅持下去。 其實就算是現在,他們抓偷渡者換賞金的興趣也已經超過種地了。 好在大明在美洲地區本來就沒有所謂的鄉村,也就無所謂鄉村凋敝的傷感了。 沿著海岸線間斷式排布,被濱海鐵路串聯起來,如同一串珠鏈的城市群,才是大明力量的來源。 至少在核武時代到來以前,這種人口在大城市的集中富集并沒有什么太大的弊端和隱患。 不過對于伊麗莎白來說,她到不覺得大明的人口有多么富集。 如今大明的總人口是與奧匈帝國相仿的,都為5000萬人左右。 但是兩國的國土面積相差極大。 奧匈帝國包括后世的奧地利、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列支敦士登、大半個羅馬尼亞等,面積約70萬平方公里,大約11t。 就這,如果不計算殖民地的話,已經是僅次于俄羅斯的歐洲第二大國了。 而大明目前的總面積約為: 北美750萬平方公里;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