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如果能好不容易打跑英國人,當然是應該由偉大的哈里發來處死那些不知死活的波斯什葉派了。 說實話,如果說對于俄國異教徒的仇恨是10點的話,奧斯曼人對于波斯異端的仇恨值至少是11。 那些該死的波斯人不僅僅信仰別的教派,還對伊拉克地區的部落民和農民加強了傳教力度,使他們改宗什葉派,另一方面鉆奧斯曼體制的漏洞,對伊拉克地區的軍官、政府官員等也展開了宣傳攻勢,使得奧斯曼政府伊拉克當局的不少官員也傾向什葉派。 在一次的人口調查中,奧斯曼政府發現,什葉派人口已經占伊拉克人口的20%。 這是相當可怕的事情。 最終,在1822年,馬哈茂德二世蘇丹頒布圣旨,禁止奧斯曼女性與波斯人結婚。 同時也禁止什葉派教徒參加傳統節日,在政策上系統性地加以限制。 可以說,如果不能徹底鏟除波斯這坐什葉派的大本營,奧斯曼人就寢食難安。 然而,朱富貴的態度也很強硬。 早在這個派那個派出現之前,安息就是大唐的一部分了,波斯王子終老長安,還留下了贈國國書。 怎么,一千年而已,就想不認賬了嗎? 經過反復的爭論,最終朱富貴和阿卜杜勒看在彼此的私人友誼上,各讓一步。 雙方同意,大明與奧斯曼在波斯將以呼羅珊的傳統疆域為界。 呼羅珊,意為“太陽升起的地方”。 大概包括今伊朗東北部、阿富汗和土庫曼斯坦大部、塔吉克斯坦全部、烏茲別克斯坦東半部,吉爾吉斯斯坦一部分地區。 或者也能籠統地稱為東伊朗,是伊朗人防范阿姆河外的斯基泰人和突厥人——真正的突厥人——的第一道防線。 有點象中國的河套地區。 相比波斯,這里其實更加突厥正統一些。 不過阿卜杜勒大手一揮。 什么突厥正統,只要不打擾我絞死異端,朱兄弟你盡管拿去! 最后,朱富貴、阿卜杜勒、威廉三人,不約而同的將目光放在了歐亞大陸最后一塊土地。 那就是之前朱富貴提議的,“英國女皇皇冠上的明珠”——大印度斯坦。 如果真的能徹底擊垮英國人,印度倒是真的可以切割。 但這個印度怎么切,得好好琢磨一下。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