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禁小说,管理书籍排行榜,古风君子以泽,有声小说在线收听网

第684章 隴中新貌-《我大明武德充沛但選擇文化勝利》


    第(1/3)頁

    “你說什么!”

    兩個親兵聞言站了起來,就要去找他理論。

    白智信卻一手一個,生生將他們按在了條凳上。

    這點小事,沒必要計較。

    左宗棠挑眉打量了一下,這才發(fā)現(xiàn),原來自己鄰桌坐了四個年輕人,都是二十四五歲的年紀(jì)。

    他們都已經(jīng)剪掉了辮子,而且應(yīng)該已經(jīng)蓄發(fā)了很長一段時間,頭發(fā)已經(jīng)束起,作了書生打扮。

    剛才說話的正是其中一個書生。

    講道理,自己這邊二十來個軍漢。

    就算左宗棠本是舉人出身,但這些年奔波軍中,也已經(jīng)不是一般的讀書人了。

    這幾個書生敢對己方出言不遜,不得不說,膽子實在是有點大。

    這往好的說,叫做急公好義,叫做初生牛犢不怕虎。

    說難聽點,就是愣頭青。

    不過嘛,不氣盛還叫年輕人嗎?

    左宗棠看著他們,仿佛看到了四十年前,那個在湖南各地辯才無雙,小覷天下英雄的自己。

    左宗棠笑著問道:“敢問幾位小哥是何人士,要去往何處?”

    為首的讀書人反問道:“老丈,看你們打扮,是從西楚來的吧?”

    左宗棠笑道:“正是。”

    “難怪,我聽說,西楚的士兵有大明皇家陸軍列兵的三成的例銀,其中五萬明械部隊,更是照大明例的……”

    其中一個憨胖的書生感慨道,“可惜我們巴中四大才子沒有生在江南,不然我們也要來個投筆從戎,說不定現(xiàn)在也是個校尉了!”

    左宗棠看著他皮球似的肚子,不置可否。

    不過巴中……原來是四川人嗎?

    難怪剛才聽口音,不像是隴中本地人呢。

    在收復(fù)西域的過程中,左宗棠曾經(jīng)在隴中屯兵、練兵將近一年時間,對這里還是很有感情的。

    “幾位小哥,川地乃天府之國,氣候宜人,物產(chǎn)豐饒,你們何故來臨洮這苦地方吃風(fēng)喝沙呢?”

    左宗棠有此一問,也是有感而發(fā)。

    歷史上,左宗棠在這里屯兵時,曾在經(jīng)給滿清朝廷的奏章中形容道:“隴中苦瘠甲于天下”。

    作為一個轉(zhuǎn)戰(zhàn)半個天下的老臣,左宗棠見過的流民、饑民、變民數(shù)不勝數(shù)。

    赤地千里的窮地方,他是去的多了。

    連他都說這個“隴中貧苦甲于天下”,那就多半甲于天下了。

    這樣的地方按理來說很難吸引到什么外鄉(xiāng)人,就算是來往的商賈,也多半都是風(fēng)塵仆仆的,一刻都不愿多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