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朱富貴晾了他兩天之后,派了鴻臚寺的一個侍郎打發了他。 最終,還是本杰明求到了大明皇家翻譯官,平西王世女伊凡娜那里,最終才得見天顏。 在召見本杰明的時候,朱富貴正在吃白夏兒做的老鱉湯。 喝了幾口湯,朱富貴就讓本杰明不用再說了。 “爾邦之事,朕盡知道,爾邦只需做好分內之事,英夷必不能欺爾。” 說著,朱富貴放下了湯碗,從口袋里掏出了一張紙條,和一個電子計算器。 “這張欠條,是你們國王唐三桂當年簽下的,現在我們可以來算一算。”(見第五十二章) 本杰明目瞪口呆地看著朱富貴手里的欠條,雖然那些中文字他一個都不認識,但落款處,確實有“唐三桂”以及“唐納德”兩個英文簽名,說明這張欠條是真的。 由他帶來的通譯進行解釋,本杰明才知道,原來早在崇禎237年,也就是德武二年,西元1864年,唐納德國王便以每月3%的利息欠下大明天子4萬美元了。 而當時的美元是與大明元等價的。 也就是說,經過利滾利,唐納德國王如今欠著朱富貴陛下135萬大明元! 天哪,這么大一筆錢! 不如我們換一個國王吧! 如今的135萬大明元,折合后世人民幣的話,其實也就3億多。 猶太人雖然被英國人扒了三層皮,但大家湊一湊,肯定是能拿出這些錢的。 可很顯然,這是不可能的。 如今的猶太人以不到30萬的人口,組織了超過三萬的軍隊,還要進口糧食和各種生活必需品,哪里有能力湊錢給國王還債。 7017k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