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如今的情況是一樣的。 這就是刻在骨子里的,繼承自先人的遺產。 當然了,一般來說古老的語言都是復雜和繁瑣的。 隨著時代的變遷,最終會被更先進的語言慢慢替換和淘汰。 也只有中文展現出頑強的生命力,以獨特的書寫系統、簡潔易用的語法習慣、簡單省力的發音方式,成為獨樹一幟的,一脈相承的古老語言。 梵語也好,古拉丁語也好,都已經功能性滅絕了。 當然,如今的法語、西班牙語、意大利語本質上來說,也可以被認為是古拉丁語的方言。 但是如今大明隨便一個小學生都能讀懂兩千年前諸葛村夫的《出師表》,體會到字里行間真摯的感情,但一個普通的歐洲人,是別說兩千年前的文章了,就是幾百年前的古籍就看不懂了。 僅僅兩個半世紀過去,現在的英國人甚至都讀不懂莎士比亞的原文,只能讀學者翻譯成現代英文的書。 正因如此,哪怕明知道朱富貴這個暴君在扯淡,可當聽到如此標準的古拉定正音,那些來自歐洲各國的外交使節、老貴族們,全都不自覺的,先入為主的自我催眠,增加了言論的可信度。 “……” “大明是友善的國家,中華民族是熱愛和平的民族!” “兩千年前,來自漢朝的使者尋找傳說中的大秦,羅馬的智者也對強大的中華贊不絕口;五百年前,朕的老叔爺曾經與拜占庭皇帝惺惺相惜,共立盟約;如今,朕也與神圣羅馬帝國與綠羅馬帝國的皇帝們舉杯共飲。” “世界足夠大,容得下大明與羅馬。” “但是,天無二日,世無二羅,朕認為,世界上只有一個羅馬。” “世界上已沒有羅馬,或者說,人人都是羅馬。” “朕不是挑撥你們啊,但這種事發生在我們中國人身上,我們可忍不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