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當然,另外一方面,亞歷山大本人其實也是《大明之聲》的忠實聽友。 只不過他收聽頻率最高的一檔節目是午間檔的《法蘭西笑話集錦》,與女兒收聽節目的風格相差甚遠。 不得不說,那些明國大文豪創作的關于法蘭西的笑話確實令人印象深刻,給亞歷山大枯燥的帝王生活帶來了許多樂趣。 在上一次《法蘭西笑話集錦》節目組面向全社會征集乳法小笑話的活動中,亞歷山大二世甚至匿名投過一篇稿子,還被節目組錄用了。 這大概是他這一年來,僅次于在君堡登基之外第二令人高興的事情了。 · 喝著女兒做的雞湯,不咸不淡,味道好極。 只不過…… “瑪利亞,這些樹根是什么東西,為什么會在湯里面?” “這叫花旗參,是大明,啊不,是明國特產的草藥。” 瑪利亞吐了吐舌頭。 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沙俄方面對于大明的國名翻譯就叫做“daiming”。 之所以是“daiming”而不是“daming”,主要是最早的時候,大明境內以福建兩廣人為主,他們的大明正音不夠標準,被錯誤翻譯了。 當然,大部分時候,在非外交場合,俄國君臣一般還是沿用“契丹”的稱呼來叫大明。 后來隨著各方交流的深入,俄國人也逐漸了解到“daiming”的“dai”是什么意思了。 隨著戰爭的爆發,俄國政府也就不允許在報刊雜志上面出現西里爾字母的“daiming”了。 “花旗參?”亞歷山大皺了皺眉頭。 他不知道這個名字是什么意思,也不知道這個因為早年間做宣傳,后來積重難返改不回來的草藥名稱,其實是真正的“第四羅馬”,在這個世界上存在過的最后一點印記了。 正是因為花旗國已經灰飛煙滅了,所以大明百姓才不在乎繼續叫它花旗參。 恰如正是因為蘇聯灰飛煙滅了,所以后世無數精蘇對老大哥無限懷念。 但實際上,老大哥如果真的穢土轉生,兔子和鷹醬肯定一秒和解,聯手將老大哥重新塞回棺材里,然后再釘上一百個釘子。 嚼著苦澀的草根,亞歷山大二世忽然朝小女兒問道:“你去過法國、去過英國,也去過明國,你覺得與這些國家相比,我們東羅馬的生活如何呢?”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