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李衛明知道,說句實在話,如今朝廷真看不上鄉下種的這點糧食。 李衛明有幾個淮軍老兄弟,體能測試夠不著乙種兵的標準,被分配去了農墾師。 前些年聚會的時候,李衛明聽他們聽說不過不少關于萬歲爺大農業戰略的事情。 李衛明聽說在這世上有三塊最優質的黑土地,分別是毛子的烏克蘭平原,黑水都護府的東北大平原,以及北殷洲的新揚子江大平原。 如今大明天下良田有其二。 雖說沒有精耕細作吧,按照過去老人家的話說還有些糟踐糧食,搞什么水稻直拋,粗獷化種植,但這畝產就是嗷嗷地高。 沒辦法,化肥、農藥、高產種子,這些東西對于手工種植時代的農民來說就是降維打擊。 李衛明很懷疑莊子上種的糧食有沒有銷路。 問起這事,李二叔吧嗒吧嗒抽著雪茄,確實有點撓頭。 “谷賤傷農啊!” 李二叔嗓子里卡了半天,想出一個不知哪個戲文里聽來的詞兒,“不過糧食嘛,就算賣不掉,堆在倉里終歸是安心的,你瞧,黃四爺的老宅就堆滿了。” 黃四爺是附近幾個莊子的大地主。 這家伙不是什么良紳,缺德事做過不少,人送外號黃鼠狼。 前些年朝廷重返神州,大赦天下的時候,黃鼠狼舍不得家業,不肯去蘇州找李公爺報道,反而鼓動一批秀才想要“保衛名教”,結果被錦衣衛緹騎吊死在了老槐樹上了。 原本好好地能混個南非奴隸主當當,非要逆歷史潮流而動,最后只能被烏鴉和野狗啃了干凈。 一個人的命運啊,當然要靠自我奮斗,但也要考慮歷史的進程。 雞湯大師只會告訴你前半句,只有真正的長者,才會把話說全。 總之,黃四爺的宅子被收歸皇有,成為附近幾個莊子共用的皇莊。 如今不僅僅被作為亭長和皇訓員辦公室,也用來窖藏糧食。 亭長和皇訓員都是朝廷委派的,皇權不下鄉的老黃歷早就打破了。 李衛明很想勸勸二叔,不要種地了,至少讓年輕人多出去闖一闖。 如今朝廷很明顯地想把一部分重工業慢慢轉移到神州來。 之前在縣城的時候,李衛明還在電線桿子上見到廬江煉鋼廠的招工啟事呢。 估摸著,神州像早些年的殷洲那樣,遍地是煙囪嘟嘟冒著黑煙,到處是工地塵土飛揚的日子只怕是不遠了。 怎么說呢,不是說種地不好,而是個人種地性價比太低,哪里比得上進工廠當工人舒服。 朝廷可是說了,戰爭一結束,就將實行每周雙休的工作制,工資也會提一提,這不比種地強多了? 反正在殷洲,雙職工家庭一年賺個四五百塊錢(折合人民幣10萬出頭)還是很輕松的。 而且還有免費的澡票,過節的勞保用品,都是比得上真金白銀的。 守著一畝三分山地,頭苦哈哈地埋頭苦干,一年能賺幾個錢? 而且這皖中的山地,確實沒啥好種的。 現在種糧多少還能賣出一些,只不過是“谷賤傷農”,李衛明估計再過幾年,就不是“傷農”的問題了,而是徹底白給。 因為距離更近的南方糧食馬上就要殺進來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