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不論是《魔戒》系列,還是《黑客帝國》、《蝙蝠俠》系列,亦或者是《無雙》、《美國末日》等影片,湯姆·赫蘭德都如數家珍。 他在《美國隊長3:內戰》首映禮當天,就迫不及待的分享了自己追星成功的感受。 “太不可思議了,這種感覺太棒了。我從小就在碟片里欣賞了他的電影,到后來爸爸帶我去電影院看他的電影。 如今真人站在我的面前,居然還對我微笑,鼓勵我幾句,我那一刻感覺人生已經沒有遺憾了。” 對于這個小伙子,小吉伯特自然也不吝嗇夸贊:“雖然年紀還小,但從湯姆的表演上,我們可以看到一種成熟的氣質。 他已經具備了成為一個好萊塢合格演員的素質,我相信他會演好蜘蛛俠。” 大家也都知道湯姆·赫蘭德是小吉伯特看了試鏡片段后親自挑選的,有記者問道:“以后你會不會和他合作?” 小吉伯特當然不排除這個答案:“有合適的角色,我想我會找他。” 時間匆匆而過,由《美國隊長3:內戰》開啟的暑期檔繼續維持自己火熱的勢頭。 不過讓人意外的是,華納影業精心打造的DC超級英雄大片,引出《正義聯盟》的《超人大戰蝙蝠俠:正義黎明》華麗麗的撲街了。 說是撲街其實也不太準確,因為影片的北美票房其實還不錯,首周就取得了1億6687萬美元。 但影片卻遇到了大面積的差評,爛番茄新鮮度只有46%,IMDB開分只有6.2分。。 更重要的是評論區罵聲一片,一個叫黑暗騎士小丑的用戶評價道:“影片中蝙蝠俠與超人的打斗戲份篇幅,實在少得有點對不起《蝙蝠俠大戰超人》這個片名。 所謂大戰更多是以兩個人受惡人挑撥,隔空相互看不順眼的內心戲形式得到表現。 影片在邏輯上的薄弱環節讓人無法忽視,導演和編劇用了接近三分之二的篇幅來刻畫蝙蝠俠與超人的對立。 在漫長的鋪墊中卻一直沒有站得住腳的理由,一切都要靠布魯斯·韋恩的幾個噩夢來推進劇情發展,這種寫作手法有些業余。 上一秒還要置你于死地,下一秒就成為了交心的兄弟。 無法想象編劇是如何想出要在生死時刻安插如此違和,以至于讓觀眾出戲的一個梗。” 還有影迷則認為扎克·施耐德是東施效顰:“影片嚴肅敘事,視覺暗黑,故事龐雜而又瑣碎,大場面和血腥暴力。 對于志在走出與漫威截然不同風格的DC來說,賬面上的扎導是個好選擇。 而在小吉伯特證明了嚴肅敘事完全可以和超級英雄無縫對接之后,扎克·施耐德也的確將這些鮮明標簽注入到了DC宇宙中來。 從超人、蝙蝠俠到神奇女俠都主打暗色系,且都普遍缺乏幽默感,開口閉口都是家國情懷。 以及繼續探討超能力應該怎樣被約束這樣的嚴肅題材,以及充滿各種大規模破壞的視覺場面。 在影片的整體把控上,扎克·施耐德也用了太多拙力,相生相克式的角色設定試圖注入嚴肅但最終卻沒能捏合成型。 大量夢境的插入和跳躍式剪輯沒能讓人物立住反倒越發瑣碎,延續了《超人:鋼鐵之軀》的眼花繚亂轟炸式特效也即將從審美疲勞轉向視覺垃圾。” 這話說得很委宛,話里話外都表明扎克·施耐德不如小吉伯特。 更多DC的忠實粉絲則口誅筆伐,把扎克·施耐德的全家人都給問候了一遍。 而飾演超人的亨利·卡維爾以及飾演蝙蝠俠的本·阿弗萊克也被罵慘了,尤其是亨利·卡維爾,被影迷們批評為史上最自戀的超人。 本·阿弗萊克的蝙蝠俠雖然符合漫畫原著形象,但《黑暗騎士》系列克里斯蒂安·貝爾飾演的蝙蝠俠太深入人心了,于是他也被罵了。 此外就是扎克·施耐德的問題,早年間扎克·施耐德曾經當過小吉伯特的副導演,也在小吉伯特的制片下拍了《斯巴達300勇士》,取得不錯的成績。 后來獨立之后,成績卻越來越糟糕,唯一一部不錯的《超人:鋼鐵之軀》,用的是小吉伯特留給DC的劇本框架。 實際上小吉伯特早就提過扎克·施耐德的問題了,扎克·施耐德對故事的把握性不足,畫面鏡頭通常還不錯。 他需要一個好的劇本,同時還需要一個好的制片人來約束他不要亂拍。 或許是《超人:鋼鐵之軀》的成功給了華納影業信心,于是華納影業把這個項目交給了扎克·施耐德。 但現在的結果表明,扎克·施耐德確實不適合成為DC宇宙的主要負責人。 那要論當今世界,誰最適合擔任DC宇宙的總計劃人?毫無疑問是小吉伯特。 但很可惜,華納影業和小吉伯特都分手了好幾年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