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9章:劉氏遴選(中)-《重生日本當廚神》
第(3/3)頁
頓一頓,葉飛舟繼續講。
“眾所周知,遴選是為了讓出色的劉氏主廚,脫穎而出,獲得菊下樓3年的經營權。”
“而在這個急劇變化的時代,創新是各大酒樓、餐廳面對的非常棘手的難題,主廚必定要有足夠的創造力,方可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口味變化!”
“所以,創新才是今夜晚會真正的主題!”
說完,葉飛舟坐下來。
鏡頭掃向第一排,包括劉老太公在內的一群老人,都點頭對葉飛舟一番話表示認同。
臺上7名選手,頓時陷入思考。
在“元宵”基礎上,進行菜品的創新?
劉嵐皺眉,開動腦筋。
要談創新,從菜品的角度,可分為內、外兩個部分。
外,自然就是菜色,也就是外觀的變革!
人們常識中的元宵,是潔白的,白白胖胖,如果弄成水果拼盤的錦繡,不失為一種小創新。
而內,就要涉及點心的材料!
傳統的元宵,要用花生、芝麻等餡料,以糯米粉裹上。
那么,能不能從面團、餡料上動刀子?
劉嵐想法很多,但一時間,又有一團亂麻無從下手的糟糕感覺,“我該怎樣改革呢?”
鏡頭將劉嵐愁眉不展的表情,在大屏幕上清楚轉播出來。
哎。
劉老太公見此,嘆了口氣。
這個劉嵐,是他劉氏一族中年代的最強者,但放在整個中華界,如此最強者卻只算是中間檔次的平庸之輩。廚藝的火候、刀功、調味等等技藝,都不算頂尖。
創造力?在這上面,劉嵐的資質同樣顯得平庸,而這方方面面的平庸,也是劉嵐經營菊下樓三年,卻不見起色的原因。
主廚的風格,即是一座酒樓的風格。
各方面都平庸的菜品,怎么可能俘虜那一群口味變刁的年輕消費者!
7名選手有半個小時的思考和籌備時間。
但是,編號為7的廚臺,很快吸引了鏡頭和現場觀眾目光。
“嗯?”
“7號那個小姑娘這就開始了?”
“她是叫劉櫻吧?”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