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要不要挖下去? 石泉陷入了猶豫,這個時候促使他挖下去的動力已經(jīng)不是有可能產(chǎn)生的收益,反而更多的是想知道到底埋了什么的好奇心。 99個頭都磕了,也不差這一哆嗦! 石泉咬咬牙,沒管地圖視野里已經(jīng)消失的黑色箭頭,繼續(xù)沿著柱狀金屬往兩側(cè)掘進。 可越挖,他越發(fā)覺得不對勁。 這好像不是顆航空炸彈,這特碼好像是架飛機!而剛剛挖到的那塊只不過是飛機后半截的金屬蒙皮! 老子挖到飛機了? 石泉蹲在泥塘邊,手指頭輕輕刮擦著金屬蒙皮上殘存的灰黑色油漆。 這可和他之前預想的完全不一樣! “冷靜!冷靜!既然是黑色箭頭,弄不好真有危險!” 石泉伸手抓了把帶著冰碴的積雪擦了擦臉,冰涼的觸感讓他瞬間打了個激靈,原本激動的情緒也終于平復下來。 既然是飛機,那么唯一的危險只能來自飛機上掛載的炸彈,既然如此挖掘動作就不用太小心翼翼,不然如果只用巴掌大的小花鏟挖飛機弄不好得挖到夏天去。 好在這飛機上覆蓋的泥土并不厚,機身的立尾和方向舵甚至有一小節(jié)完全是露出地表的,只不過被一團叢生的灌木剛好擋住而已。 隨著挖掘出來的機身越來越多,蒙皮上的標志也露了出來。 黑底白框的萬字符、橢圓形的機尾、圓潤的機錐以及依稀可見的編號,石泉的心中已經(jīng)漸漸有了答案。 不出意外這應(yīng)該是一架二戰(zhàn)德國裝備量頗大的He-111轟炸機,但具體是什么型號他可就分不清了。 打從入行挖土黨開始,石泉就沒想過能挖到飛機,這可不是有點歷史知識儲備就行的,至少還要精通各種航空知識,能看懂航空線路等等。 聽大伊萬說,烏克蘭有幾個無聊的退役戰(zhàn)斗機飛行員做的就是尋找飛機的買賣,聽說前幾年這幾個人還被美國一家打撈公司邀請到太平戰(zhàn)場去挖盟軍飛機賺了不少錢。 知道了自己挖的是什么,石泉返回房車從工具箱里翻出卷尺開始量距離。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