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赫敏如此憤怒是有理由的。 羅恩永遠只能看見結果:兩萬金加隆,意大利魔法勛章,諾大的名聲…… 似乎這些很容易得到,但他卻無法看見背后的兇險。 去年的法國巴黎事件,羅恩就多次向赫敏打聽細節。 想試圖論證,如果是他跟在威廉身邊,也能阻止艾莉亞,然后成為最年輕的英勇勛章獲得者! 今天,又是如此。 在羅恩看來,一百多米的龍,和十幾米的火龍一樣,似乎不算什么。 喂點強力安眠藥就行了。 他就差來一句:不是有手就行嗎? 羅恩在家里,要和那么多優秀的哥哥比較;跟在哈利身邊,作為他最好的朋友,又是那么出名。 威廉這種天才……羅恩還沒認識的時候,他就已經頂著最年輕梅林勛章獲得者頭銜了。 更是讓他沒有追趕的心思。 但赫敏不一樣。 作為有限幾個好朋友之一,羅恩開始就不怎么喜歡她,只覺得她會死讀書。 成績好了不起啊? 羅恩不覺得,赫敏在實戰上比自己強太多,只是記憶力好罷了。 但她和威廉去旅行幾次,一次次地聲名大噪,甚至在全世界范圍,比哈利波特還出名。 羅恩可以容忍哈利走到哪,都是巫師的焦點;可以坦然承認,威廉是他追趕不上的存在。 卻無法立即接受……本來和他一樣籍籍無名的赫敏,名聲越來越大。 這是一種莫名其妙的心理落差。 簡而言之,可以用一個詞形容——嫉妒。 赫敏或許能理解,但不代表她可以接受。 因為那些所謂名聲,并非她想要,而是每次冒著生命危險后,附加的累贅罷了。 這種生命危險,和學校的‘危險’又不一樣。 學校的‘危險’,大多數都在鄧布利多的掌控之下,是一種安全性比較高的‘危險’。 還有威廉作為兜底保障。這幾年,除了死過老師外,就沒死過學生。 但巴黎、威尼斯與霍格沃茨不一樣。那是真正的絕境,一個意外、或者猜測錯誤……死的就不止一兩個人。 而羅恩……卻看不見這些。 走在路上,幾人都沒有提起剛剛的不愉快,而是聊起了魁地奇世界杯。 查理作為五十年蘇格蘭老球迷,還是希望蘇格蘭今年能奪冠。 在上一屆世界杯中,蘇格蘭找球手赫克托·拉蒙特,與金色飛賊失之毫厘,以三十分差距惜敗。 但威廉不看好蘇格蘭,當然了更不看好加拿大衛冕冠軍。 更直白點的說法:兩個菜雞互啄的隊伍,八強估計都費勁,就別指望冠軍了。 快要分開時,威廉叮囑道: “查理,你回去的時候,麻煩轉告韋斯萊先生。就說伯莎受了重傷,已經住院。 請他告知伯莎的上司……盧多·巴格曼先生。” “伯莎·喬金斯嗎?”查理點點頭,“我知道了,我會帶到消息。” 伯莎是魔法部的官員,這件事于情于理都要通知盧多。 至于最后如何定性,就看福吉部長了。 如果他像克里岡一樣快速接受伏地魔干的,自然皆大歡喜。 如果不愿接受,威廉可能要思考……下一任部長的人選了。 未雨綢繆才是一個好的魔法部;等到火燒眉毛了,魔法部基本也就廢了。 在這方面,威廉倒是看好傲羅辦公室主任斯克林杰。 查理朝著樓下走去,威廉與赫敏繼續沿著五樓走廊走去。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