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五章 第四羅馬-《某魔法的霍格沃茨》
第(2/3)頁
國會大廈占地,超過十六英畝,內有美輪美奐的五百四十一個房間。
整幢大樓,是一座三層的平頂建筑,其中央是一座高高聳立的圓頂,也分三層。
圓頂上還有一個小圓塔,塔頂直立著自由女神銅像。
她頭頂羽冠,右手持火炬,左手扶經書,永遠眺望東方太陽升起的地方。
站在林肯紀念堂外圍,遠眺這座恢宏建筑,威廉卻感覺無比眼熟。
當然眼熟了,因為美國國會大樓的造型,是仿造羅馬的萬神廟而建造。
那年去威尼斯的時候,他與赫敏一路旅行,還在羅馬度過了幾個難忘的夜晚,對萬神廟并不陌生。
一處建筑是雷同,也就罷了,如果威廉繼續在華盛頓游覽,會看見更多熟悉的東西。
很簡單,這座城市的很多建筑,是在山寨別的國家。
比如說華盛頓這座城市,它的各條縱軸、橫軸、斜軸,雖然賦予了“三權分立”等民主共和制的意象,可是稍微比較一下,與凡爾賽宮的平面:
真是迷之相似啊。
這也很正常,畢竟設計師郎方,是一個法國人。
不難想象,他心目中最美好的新城,就是一個放大的凡爾賽宮的樣子。
林肯紀念堂,妥妥的古希臘帕特農神殿山寨版。
還有華盛頓紀念碑,仿造埃及的方尖碑。
就連“華盛頓”這座首都的名字,創建美國的那群國父們,最初想將它定名為“羅馬”。
他們甚至喪心病狂到,將一條通往國會大廈的小破運河,也改名“臺伯河”。
侮辱誰呢?!
華盛頓的建筑,也都飾以傳說中的偉大神祗和女神像——宙斯、阿波羅、密涅瓦、維納斯、太陽神、火神、朱庇特。
只不過這些神的樣貌,全是美國開國的國父們。
所以說,美國和俄羅斯尿不到一個壺里,不是沒有原因的。
俄羅斯一直以拜占庭的繼承人——第三羅馬自居。
而美國也有當代羅馬的說法。
建國的那批國父,更是恨不得將首都一比一仿造羅馬建筑。
就差明著告訴大家:我,羅馬繼承者,臣服!
這可不就是國運之爭唄。
不過這種爭論著實可笑,畢竟羅馬正統在……張家口。
精羅震怒也沒有用啊。
林肯紀念堂三人還能靠近,但從這里遠眺國會大廈,可以看見一輛輛坦克,停在門口。
一般進入國會大廈,需要走地下游客中心。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