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禁小说,管理书籍排行榜,古风君子以泽,有声小说在线收听网

不死傳說 第二部 冤冤相報 第五十三章 三鬼仙人-《茅山后裔》


    第(2/3)頁

    聽小道士這么一說,何永萬更是摸不著頭腦了,趕忙詢問恩于何處,原來,這個小道士不是別人,正是陳巧兒的兒子王繼。

    原來,這王繼別看年紀小,但腦袋瓜卻比一般大人都要快,當年張翔二次給陳巧兒定死罪的時候,王繼雖猜不出誰是真兇,但爹娘均遭如此大難,這王繼便覺得自己若繼續留在家里一定也難逃此劫,于是便偷了幾百兩銀子想去河南的干爹家落腳,結果還沒出省便遭遇了響馬,后來不但雇的馬車搶走,身上路費也被洗劫一空,最后因凍餓交加昏死在了路邊,等醒過來時便已經在這甘虛觀里了。

    當時,甘虛觀的主持三鬼仙人尚未羽化,聽得王繼的遭遇后更是大驚失sè,趕忙差一個徒弟護送王繼回到了寶慶,希望王繼能盡一切努力勸說母親千萬不要在死囚牢里尋短,結果等王繼到了寶慶后,打聽到的消息卻是母親已經被下葬的消息。

    原來這三鬼仙人也姓王,叫王先德,就是寶慶人士。年輕時受師傅之托給當時的縣太爺家主持祭祖的法事,因不小心打翻了縣及爺祖宗的排位,也被關過縣衙的大牢,因為縣衙的大牢并不大,所以死囚牢與其他牢房是在一起的,當時也傳鬧鬼,不過就連牢頭也當笑談,那次進大牢,這王先德便看著這死囚牢不對勁,后聽牢頭所說。歷屆縣令所判決的數十個死囚中,一共有七個死前含冤,且是在牢中自卒的,看樣子像是真有冤情。

    描下了香爐上所有的殄文與散讖益壽紋后,三鬼仙人又暗暗的把香爐的構造記在了心里,之后坦言自己也譯不出來,聽說這老道也不懂。趙鈺起初是有點失望。放在平時,最起碼也要拉出去打個半殘,但此時此刻,失望難擋高興啊,一個破香爐算個鳥,老子今天生兒子啊!最后,這三鬼仙人不但沒受罰,反倒被賞了五百兩銀子,還拓下了香爐上的圖文,記住了香爐的構造。用句現在的話,這絕對是狗屎運中的超級典型。

    出了襄陽王府后,三鬼仙人不禁暗暗慶幸,原來那所謂的“香爐”根本就不是香爐,而是霜懷子自己發明的專門煉虬丹用的“丹爐”,丹法都記在香爐上,因為字比較密,所以榜文上也沒寫。唯一的不確定,就是現今的玉匠,有沒有按自己的回憶復原香爐的手藝。

    回到寶慶后,三鬼仙人也找過幾家玉匠,等聽完三鬼仙人的描述,玉匠的腦袋搖的都像撥浪鼓,表示此乃“不可完成的任務”,后來三鬼仙人為了復原丹爐,曾經到過開封,經開封的頂級玉匠分析,以當今的工藝水平造這樣一個鑲金香爐是有可能的,但前提是要找一塊比香爐尺寸大一圈的整玉,這么大的整玉,稍微說得過去的成sè,以當時的行情最少要紋銀五千兩左右,而且一定要找最頂級的玉匠jīng心雕琢,即使不雕文字,耗時也要在一年半以上,手工費最少要一千五百兩,因為香爐內要分為三層,每一層都是dú lì的,僅有一個“玉環”相連,這樣的結構,即使雕壞一處,整塊玉都有可能廢掉,所以想雕這么一個香爐,主家還要承擔被雕廢的風險……

    其實風險不風險就免談了,光是玉錢與手工費就夠這三鬼仙人喝一壺的,六千五百兩,賣腎啊……!?

    后來,這三鬼仙人一不做二不體,干脆準備自己制作這個丹爐,按道教的理論,有玉當然最好,但如果不講究太多的話,用漢白玉雕這丹爐,效果應該是與真正的玉差不多的,所以三鬼仙人便找來了一塊漢白玉,可又愁于工藝過于復雜,后來一個徒弟不小心打破了吃飯的碗,又用雞蛋清粘起來繼續用,這一點倒提醒了三鬼仙人,霜懷子那個玉丹爐是鏤空的,想要直接雕那可費老了勁了,但若把石頭切開雕,雕好后再粘回去,不就簡單多了么?咱又不像他霜懷子那么講究,還鑲什么金線,其實那道線的作用是阻隔yīn陽,鐵線足以,想到這,三鬼仙人不由得感嘆自己的天才:碧玉改漢白玉、鏤空雕改切開雕、金線改鐵線,既省成本又省事啊,此時此刻,三鬼真人唯一的希望就是三清保佑那個糊涂官能慧眼頓開,在自己雕丹爐期間不要再冤死人了……

    “所以……他仿造了一個丹爐?”何永萬聽得神科其神,“不是說能活四百多歲嗎?那他怎么死了?還有,你們說的那個虬褫,卻為何物?”

    “師傅沒雕完丹爐就仙游了……”王繼道,“所謂的虬褫,就是這個……”說罷,王繼掀開旁邊的鐵箱,只見一條小白蛇正盤在里面,因為洞里的溫度比較低,想必是冬眠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