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當時,我三天兩頭的挖墳,為的就是讓小蘭晚年別為錢發(fā)愁…確萬萬沒想到,糊里糊涂竟然發(fā)現(xiàn)了他的墳…”戴金雙微微一嘆,又開始白話他的“光輝事跡”。 1985年,戴金雙的一個手下在陜西禮泉縣一帶“踩點”時,打聽到這么一則消息:312國道旁邊有個叫南天村的村子,村里有個人叫梁大力,據(jù)說祖上幾代都是盜墓的,其爺爺叫梁同生,因為盜的墓太多了損了陰德,所以一直沒孩子,最后金盆洗手才又生了一個患有先天性白癜風的孩子,取名叫梁四兄,因為其身上臉上到處黑一片白一片的,村里人都叫他梁地圖,意思皮膚上到處是地圖。 要說這梁四兄雖然外表慘點,但人還算勤快,日子過的也還算溫飽,后來經(jīng)過媒婆介紹,竟然也娶上了媳婦,只不過是個羅圈腿,不能下地干農(nóng)活,至多是在家做一些針頭線腦的家務(wù)活兒。 本來,對于自己的下一代會長成什么樣,梁四兄很是沒信心的,自己一身的地圖,媳婦羅圈腿,這種強強聯(lián)手的黃金搭檔,生出孩子來得什么樣?但讓這梁四兄沒想到的是,結(jié)婚兩年不到,媳婦竟然給自己生了個一切生理指標都正常的兒子,即沒遺傳父親的白癜風,又沒遺傳母親的羅圈腿,這個孩子便是梁大力。 這一來可把梁氏夫婦高興壞了,對這梁大力可謂是嬌生慣養(yǎng)百依百順,寧愿自己餓三天也不讓孩子少吃一口,后來終于把兒子培養(yǎng)成了附近十里八鄉(xiāng)比較著名的懶漢加二流子,有道是“寒門出嬌子”。不少“嬌子”同志估計都被這么塑造過。 正趕上土改的時候,梁四兄夫婦雙雙歸西,這梁大力便被列為了全村重點的改造對象,后來分田的時候,其本來有機會分到村東的三畝肥田。但他卻死活不要,非得要村西的三畝薄田,當時負責分地的干部還挺感動,以為改造起作用了,懶漢二流子徹底轉(zhuǎn)化了,風格高了知道把好東西讓給別人了。甚至還當著全村人的面把這梁大力表揚了一通。 分到地后,這梁大力倒是象征性的種了幾年,但等到了改革開放之后就不理了,地里的蒿草通常比人都高,這時一些村民便開始懷疑了。這小子一不種地二不做買賣,天天無所事事卻有吃有喝,錢從哪來?考慮到其祖上的盜墓案底,更是有一些人懷疑其是不是重操舊業(yè)去挖墳了,有一些上歲數(shù)的村民,甚至懷疑其土改分地時故意要三畝薄田都是有目標的,沒準那三畝薄田里就有古墓。 諸如這種瞎猜性質(zhì)的風言風語,一般人是不會在意的。但在戴金雙手下人的耳朵里,這可屬于重要線索,遂將這個梁大力的底細打聽清楚后上報給了戴金雙。 “你去那三畝薄田上找墓了?”張國忠問道。 “嗯…我在那三畝地里逛了一圈。以我這雙眼睛看,那地里并沒有大規(guī)模古墓的存在條件,沒有聚陰池,也沒有地眼,一不聚陽二不聚陰!就算真有古墓,八成也就是平民百姓的墓。沒什么可拿的…”戴金雙道,“但我也納悶。放著肥田不要,非要爭薄田。我就不信他梁大力當初真的是發(fā)揚風格。所以我就到那個梁大力家走了一趟…” “他就告訴你了?”張國忠不曉得這個梁大力跟磔池能有什么關(guān)系。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