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燕山以北、大興安嶺以東南大草原上的這場連續亂戰、混戰,最后一直持續到十一月下旬初,才算是徹底結束。 畢竟大草原太廣大也太混亂了,有些地方的烏桓、鮮卑殘部,甚至在拓跋力微本人敗退遁逃、樓班被趙云刺殺后七八天,都還不知道自己的主帥/單于已經敗了或者死了,還在各自為戰或者各自逃命。 不過,初步的戰果統計,倒是在十一月過半的時候,就大致出來了,張飛趙云和諸葛亮太史慈,也大致碰了個面,確認了情況。 四方的戰功可謂是都不小,雖然張飛重創了最強的拓跋力微,趙云殺了樓班,但畢竟他們面對的都是已經被拉扯驅趕、消耗至極的疲憊之師,之前的爭取時間和削弱也非常重要。 而且斬獲戰果方面,諸葛亮那邊也有數萬的成果,太史慈也有一萬多,都不可小覷,也各自有擊殺、俘虜當戶、貴戚的紀錄。 各方把戰果全部統計之后,快馬回報雒陽,稟報冬季的對鮮卑烏桓反擊戰勝利結束。 敵人雖然已經被嚴重削弱,但因為漢軍也非常疲憊,總傷亡也達到了兩萬人左右——其中戰死和短期內傷重不治的漢兵,倒是控制在了五六千的規模,剩下七八成都是負傷。 加上冬天越來越寒冷,軍需物資消耗也非常巨大,北方的河流甚至渤海也都凍住了,運河沒徹底修完不說,就算修好了這個季節也是連底凍,沒法運輸物資補充前方損耗。 所以肯定不可能在臘月以及來年的正月立刻發動反擊。真正對草原的大規模反推,還是得拖到明年春耕農忙徹底結束、初夏空閑下來、休整徹底。 根據各方匯總,草原聯軍被直接斬殺、以及被俘獲的注定殘疾、也缺乏治療價值的重傷員,被補刀結束痛苦的,累計達到了六萬五千余人之多! 當然這個數字里面,戰場上的直接死亡,前后加起來也不到四萬,剩下都是扛不住慢性死亡的。 漢人對于“是否有搶救價值”的判斷也非常簡單明了,那就是如果已經斷手斷腳、缺了重要內臟,救活了也不可能罰為奴隸服苦役贖罪的,那就不浪費錢財和名貴醫藥了,最多就是簡單包扎然后聽天由命。 除非是治好了之后估計不會落下殘疾、可以成為終生重苦役贖罪的,才給點相對值錢的好藥。 這也算不上殘暴,主要是這些草原聯軍本身殘暴在先,這次入寇雖然對漢軍戰斗部隊的殺傷不是很強,但也欺凌弱小、在搶劫放火過程中殺害了好幾萬漢人百姓, 加上百姓因為戰亂流離失所過程中的不必要意外死傷、冬季嚴寒、疫病、被搶走糧食后的暫時無政府狀態下的饑荒損失,林林總總加起來,漢人死的人數絕對是超過七八萬人的, 這就已經比草原聯軍的直接死亡總人數多了,漢人朝廷憑什么還拿出優質醫療資源救那些獸性未泯的野蠻人?所以肯定是能為奴服苦役的才勉強治治。 而按照這個標準,被圍困俘虜的潰兵、降兵,以及失去抵抗力被圍逼的輕傷員、重新簡單治療痊愈的,加起來有八萬七千。 這個數字,相比于無家可歸被燒了房子搶了家產的漢人百姓,同樣是不如漢人受害者人數多的,所以也不算過度報復,只是以直報怨、天經地義的以牙還牙。 六萬多永久性死亡,八萬多的傷病和俘虜為奴,這就十四五萬了。 加上一開始上谷、代郡戰場高干佯攻與張飛的交戰,也折損了至少半數人馬,就是三四萬之間。 今年從九月底到十一月底,整整兩個月的高烈度長城關內關外連番血戰,全加起來草原聯軍的折損減員達到了驚人的十八萬到十九萬之間。 戰前滿打滿算總共不到三十二萬人的戰力,三方總兵力,一下子被干掉了六成, 還包括烏桓一方的徹底除籍覆滅、世上再也不存在成建制的烏桓部族/王國,逃回去的幾千幾千規模的殘兵,也都已經丟了部族和國家認同,等于是成了鮮卑拓跋力微的附庸部曲。 鮮卑和高干加起來,最后還剩下十三萬可戰青壯,即將在來年夏天承受漢人朝廷充分準備后的血腥報仇。 草原聯軍少了十九萬青壯的同時,漢人的人口損失也接近了十萬、無家可歸傷病須救助者也是十幾萬。 加起來看似雙方的人口損失量都是二十萬的規模數量級,但實際上誰都知道,草原聯軍一共就三十多萬青壯、所有人口全加起來,烏桓鮮卑都算上,勉強一百多萬人口。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