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為了避免低洼處的潮濕,很多木屋還用木樁架空一點高度,這就得把地面都鋪上木頭,比中原的赤貧之家還闊綽些。 畢竟中原的土房子是沒有地板的,屋內就把地面的土夯平就不錯了。 “林邑郡的百姓民生,居然不比中原的差,步子山這些年做得不錯嘛,今日總算眼見為實了。” 劉備點頭嘉許,雖然只是輕描淡寫幾句話,但隨行官員都知道步騭肯定能因為治理有方得到升賞了。 皇帝的嘉獎不是隨口說的,那都是有法律效力的。 當地接待官員連忙解釋:“此地比南中滇州更為潮濕苦熱,故而以土為墻吸潮太多,人居其中不但暑熱不堪,更增濕病。 好在炎熱之地木材生長極快,雖多糟朽不直,無法大用,拿來蓋屋卻也得其所哉。其中還多有驅蟲香木,可供官府仕宦之族用度,如今每年還往中原運送數萬根,都是以海船舶載。” 劉備點頭,又問了幾個問題,主要是了解當地和中原的貿易往來。得知除了大量熱帶木材之外,當地主要集中種植出產的,就是豆蔻蘇木這些植物香料。 其他珍稀之物,比如犀角象牙孔雀這些,倒是不多,因為沒辦法規模化擴大生產嘛。這個時代也不可能人工大量養殖那些動物。 唯一的例外是珊瑚,金蘭灣附近本來就有大量的海床珊瑚,甚至后世李素去越南芽莊旅游,都潛水看過當地珊瑚,跟泰國芭提雅那邊的的珊瑚灣也差不多。 這次劉備的船隊抵達的時候,在港灣外其實就看到了好多用巨大碇石和錨鏈固定的浮標木塔。 當時劉備還問過李素那些是什么東西,后來才得知是用來標注珊瑚礁群位置的。防止在茫茫大海上,采珊瑚的漁民回去后,下次來找不到地方。 后世這種浮標當然都是塑膠的,但漢朝用的顯然是木頭的,水中是鐵鏈,水底是大石頭。 采摘的時候,土著漁民背負一個用皮囊罩住口子的木桶潛下去,皮囊上接一根刷了生漆的牛腸作為呼吸管,用木桶里的空氣能維持好幾分鐘呼吸—— 這種氣密技術,還是來源于二十幾年前,益州那邊開采自貢井鹽的時候,為了天然氣煮鹽井而發明的。無非當時用于天然氣的傳輸,現在挪用到了潛水作業呼吸用的水肺上。 當地的珊瑚床也不太深,最多七八丈,淺的地方才三四丈,這點氧氣夠了。就是在水下不太用得上力,拿著小巧的鶴嘴鍬和鏟子,砍珊瑚依然效率低下。 不過即使是這樣的工藝,也是漢人殖民者哦不是官府來了之后,才教會當地人的生產方式。 別說倒退二十年了,就是倒退十年、交州北部來的漢人剛剛大批到此完成定居的時候,當地土著都還沒有任何先進生產技術,是全靠肺憋氣采珊瑚的。 基本上水深超過三丈的地方的珊瑚就只能干看著,而且上浮下躥幾十次,可能才砍下一丁點珊瑚枝,這才導致珊瑚在中原賣得很貴,歷史上后來能成為石崇王愷斗富的標的。 最近這十年下來,珊瑚幾乎一年一個價,中原的珊瑚都跌去三分之二了,奢侈品程度也大大降低,都是林邑這邊產能升級的結果。 劉備對這些熱帶產業一個都沒見過,興致頗佳,臨時要求當晚就上岸居住。 不過這個要求可是嚇壞了隨行官員,連李素都親自出面勸說:“陛下,林邑郡暑熱潮濕,毒蟲瘴癘橫行,上岸恐有不妥。陛下身為北人,怕是水土不服。” 但劉備一再堅持,最后還是在李素的勸說下,做了折衷:這次先暫時不住岸上,先在船上盤桓一兩夜,只是白天上岸視察。 另一邊,派出快船通知下一站占城、扶南臨時變更準備,同時林邑這邊也加緊施工,用100%的驅蟲香木搭建幾座房子,而且是要造在高臺之上,避開地面濕氣。 李素敢這么答應,也是考慮到才農歷正月底,哪怕熱帶也不是非常熱,蟲子沒到最猖獗的季節。要是農歷三月往后,他是絕對不敢讓劉備冒這個險的。 安排完之后,李素也是暗暗搖頭:劉備算是皇帝里會玩的了。作為中原王朝的皇帝,這輩子能見識一下南洋熱帶風光,也算是開了眼界了,還有什么沒吃過沒用過沒玩過。 古今其他多少皇帝,都不可能做到這種享受了。秦始皇隋煬帝是奢靡,可也沒見過這些啊。 劉備知道這是為了他好,才算答應。 此后將近一個月里,船隊的行程也是非常趕,因為丞相下令了,必須在二月份一個月之內,把占城、扶南、狼牙修這些地方跑完,而且要返程。二月底之后,在回到中原的南海郡番禺港以前,絕對不許再在岸上靠港。 劉備便這樣行色匆匆地視察完了剩下三處新征服地區。其中占城算是偽林邑國原先的一部分領土,是趙云二十年前就搞定的。 扶南和狼牙修如今理論上還算是獨立國家,但太史慈死前在暹羅灣的后世曼谷、北大年兩處都占了地盤、修了港口。扶南國和狼牙修也乖乖臣服了漢朝,暫時作為附庸國。 當地的國家還停留在比較原始的狀態,所以也沒有明確的土地疆界,跟中原商朝至西周初年的情況差不多——也就是國家不太在乎對領土的明確占有,而更關心對人口的占有。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