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禁小说,管理书籍排行榜,古风君子以泽,有声小说在线收听网

番外第69章 最后一站-《三國從忽悠劉備開始》


    第(2/3)頁

    中原比富士山高的山當然有很多,但都是離海兩千里以外的內陸了,反差沒那么劇烈。

    在室戶沖時候,劉備親自登臨了一條捕鯨船,還親自指揮了一把用軍用的弩炮射殺巨鯨——

    如果沒有皇帝參觀的話,平時的捕鯨當然用不到這種大殺器了,直接靠投射魚叉的簡易裝備就行。用上床子弩,顯然是滿足劉備圍獵的樂趣,

    因為《史記》上記載、秦始皇東巡蓬萊的時候,就聽了方士對“為什么見不到東海仙人求取仙丹”的解釋,推辭說“為巨魚所阻”。所以秦始皇是親自下令用弩射殺過巨魚的。劉備這是玩了一把COSPLAY復刻。

    隨后劉備也參觀了直接用泥質灘涂和石垣圍砌的鹽田、扶桑如今早已實現直接日光曬鹽,然后大批量腌制海魚魚干和鯨肉魚干往中原回運,每條船都是滿載了幾百噸優質肉類。

    鯨魚的油脂也都被搜集起來,做成燈油“人魚膏”,這東西比蠟燭和其他動物脂肪燃料燒起來都亮,就是離得近了氣味不太好聞,作為遠程大面積照明還是很不錯的。

    歷史上英國人一直到18世紀,倫敦首次出現路燈時,用的就是鯨油膏做燈油,后來完全進入工業時代才有了煤油燈煤氣燈。

    大漢如今的雒陽皇宮之中,也用上了鯨油膏的庭院燈,在皇家園林和走廊上用用。但全城使用還是有點不夠的,也不利于防火,所以民用領域沒有普及。

    當然,李素在會稽的幾處公爵府、別業,以及在雒陽的丞相府,還有諸葛家糜竺家的那些府邸,肯定也是都在庭院里用上了鯨油燈柱。

    算是這個時代第一批“夜里連戶外都要大面積持續照明”的豪宅,堪稱不夜。

    ……

    抵達石見銀山和佐渡金山的時候,劉備和隨行官員當然都是被金銀山的規模微微震撼到了,畢竟是方圓覆壓二三十里,都是礦區,一眼看過去熱火朝天,總計怕不是有上萬礦工在辛勞作業。

    挖礦的地方環境過于惡劣,皇帝和大臣也不可能長時間駐足,所以只是遠觀就好了。還是到了選礦區和冶煉區,能夠稍微多看一下。

    最近幾年,金銀礦的開采,總算是用上了李素點撥的“灰吹法”,也就是利用其他賤價重金屬、容易與金銀互熔成為合金、而且合金熔點會低于合金中任何一種單質的特性,低溫就把金銀先與其他雜質分離。

    最后,再把作為“熔劑”的賤價重金屬分離掉。

    具體來說,這里用到的媒介就是鉛、汞。

    鉛非常便宜,熔點只有三四百度,稍稍燒一下就熔化了。不過鉛要沸騰氣化還是比較難的,依然要一千五六百度以上。

    這個溫度純鐵都液化了,而漢朝原本的冶金技術,都做不到把鋼鐵煉成鐵水,所以才只能用“炒鋼法”沒法用“灌鋼法”(鐵變成鐵水才能“灌”),因此,漢朝原本的冶煉,也是不可能把鉛變成蒸汽的。

    好在二十年前諸葛亮發明了“提前預熱鼓風”技術,往爐膛里吹預燒過的空氣,這個技術既然能進一步提高爐溫,實現灌鋼,現在也能挪用過來氣化鉛。

    有了這些東西后,礦石中的微量金銀殘余要充分榨取出來,效率就提高了數倍之多。比如原本含量才每噸幾十克的,古代傳統提煉法提完后可能還能剩十幾克提不出來。

    上了灰吹法后,能把這些含量過于低的犄角旮旯部分也搜刮出來,煉完后的礦石殘渣剩金量能壓低到一克以下。

    (注:21世紀煉金技術已經做到每噸礦石0.2克都有開采價值的程度了,國內最好的富礦也才5克每噸左右,這種礦石放古代已經是礦渣。

    所以所謂的黃金持續兩千年都沒開采完,其實就是科技進步之后,把古代煉完沒用的貧礦渣重新回爐嚼了消化一遍,榨干最后的養分。)

    相比于鉛的難以沸騰,汞肯定要容易用得多,畢竟常溫下就是液體了,三百多度就沸騰了,沸點比鉛還低一千二百多度。

    不過汞蒸氣的毒性太大,而且汞貴得多,用來分離白銀肯定是不劃算的,只能是特定情況下專門分離黃金用。

    如果是按照原本歷史上、16世紀曰本人自然發展到“灰吹法”,也就是跟游戲《信長野望》、《太閣立志傳》里面那樣,那么當時的礦工是毫無勞動保障可言的,冶煉人員每天要暴露在劇毒的鉛蒸汽汞蒸汽里,能活到四十歲就算開掛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