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這本書是我寫書一年多來,最成功的一本,它不完美,但它是我當下能創造的最完美。 這本書的起始點,是我在24周歲生日低谷前夜,想到了一句,“我救我自己”。 我想用自己的思維方式,去詮釋一場套著穿書和玄幻皮囊的自救。 于是有了林渡這個名字,渡人渡己的渡。 我創造她的人生經歷,她有著困境人生,在重男輕女的世界里掙扎出來的沒有依靠的浮萍,曾經也被世俗的觀念影響,試圖謀求愛情填補成長過程無人的空缺,但她終于在失去意義的時候清醒,通過拯救旁人的方式,去救贖曾經的自己,也就是,一個情感博主,拯救戀愛腦,于是雛形誕生了。 但隨著我開始塑造故事的時候,這個故事的世界展露的是廣闊的,真實的,鮮活的奇觀,它可以容許我創造很多劇情,揭示很多東西。 我想要闡釋的,其實很多,我反復看很多道家相關書籍和一些淺顯的佛經,搜集資料,完善自己的故事,于是誕生了這個洞明界,這個無上宗,很多人。 我想要塑造一個正道,或許有利益沖突,或許有各自謀算,但大敵當前,正道中的每個修士每個人,本能的教育里,選擇的都不是獨善其身,是同舟共濟;想要塑造一個有自我體系和內核同樣痛苦的反派,一個并非完全個人的悲劇,是時代和世界的悲劇。 林渡她來時一無所有,她通過渡人的方式,漸漸收獲的,“母親”角色的臨湍,“父親”角色的閻野,很多指引她的長輩,無條件去愛她,保護她,教導她,還要有她擔憂的,想要引導的晚輩,很多可以交付后背的朋友,一個同路的知己,完全健康且沒有負擔的關系,于是一個修真界大家庭誕生了。 林渡她通過成長,通過一場盛大的謀算,在路上獲得了健康的,穩定的,圓滿的關系,也從警惕和害怕親近團圓,寧愿成為交易,兩不相欠,變成了坦然接受親朋好友師長的幫助和饋贈,因為她知道她可以放心接納那些善意,而不需要思考背后的因果和人情。 她要學會坦然,找回初心,立下道心,完成橫渠四句,帶著她在現代學到的思想,融合她所學的道法,學會接受離別、遺憾、不完美,還有死亡、犧牲。 第(1/3)頁